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名家外国名家[专题]济慈

济慈《夜莺颂》

收录:2011-10-15  作者:朱炯强  来源:外国文学评介丛书  点击:3109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夜莺颂》

八一八——一八一九年是济慈诗歌创作最旺盛和最成熟的时期,然而也是社会对他迫害最厉害的时期。这期间,由于他的第一部长篇抒情诗《安狄米恩》的发表,《黑林杂志》等报刊对他进行了疯狂的攻击和恶毒的辱骂。与此同时,他的经济情况极其拮据,全靠朋友的帮助聊以度日。但是,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济慈仍然不忘自己一生对理想、对艺术、对美的追求,含辛茹苦,更加奋力地创作,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痛恨和对理想的追求。一八一九年春夏之间,他连续写下了好几首颂诗和抒情诗,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忧郁颂》、《莎克颂》、《心灵》、《无情的妖女》等等,其中,《夜莺颂》和《希腊古瓮颂》一直被人们视为英国诗歌中的不朽之作,是济慈诗作艺术的顶峰。

据济慈的友人查理斯·布朗回忆,《夜莺颂》是济慈在一八一九年五月一个早晨聆听莺歌时花三个小时写成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出如此精湛的诗篇,在诗歌创作的历史上不说是绝无仅有,至少也是罕见的。

颂诗共分八节,每节十行。

诗一开始,诗人便把自己当时如同服用麻醉剂般沉入幻想的境界和盘托出:

我的心儿在痛,困盹和麻木

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鸩,

又像刚把鸦片吞服,

全身沉向忘川河①

是什么超自然的力量使他恍恍然犹如身在梦境?原来是歌声,是夜莺优美动听的啭啼声。

并不是因为我嫉妒你的好运,

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

你呀,轻翼的树神,

在音韵悦耳

绿影相叠的林间,

纵情歌唱着夏日良辰。

这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如毒药,似麻醉剂,使人的生理感官在逐渐地丧失其原有的功能,人仿佛要飘然欲仙了。这里,诗人没有正面描述夜莺的歌声,而是通过闻者的感觉反映夜莺歌声的悦耳动听,达到了表现歌声美的艺术效果。面对如此完美的歌声,诗人欲与之溶为一体。但此刻,他的自我感觉尚未完全消失,他还能感到“心儿在痛”,所以说,这是一种快要进入梦幻而尚未进入梦幻的境地。在这种境地中,诗人把夜莺当成了树神,自己身在五月,却仿佛听见夜莺在歌唱夏天。

不难看出,诗人是被歌声迷住了。他并不因为“心儿在痛”而感到悲苦,而是满心希望能随歌声而去,把眼前的一切统统忘掉,沉入忘川河的河底。

为了使自己彻底陶醉,诗人又想到了美酒;

唉,要是有口葡萄美酒该有多好!

那冷藏在地窖的陈年佳酿,

一尝就会使人想起绿色的大地,

想起花神、恋歌、阳光下的欢畅!

但愿有一杯满溢着南国的温暖,

济慈《夜莺颂》 共有5页,您还有4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5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济慈《夜莺颂》》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济慈《夜莺颂》》点赞!
精彩图文
马克·吐温简介
马克·吐温…
法捷耶夫生平与创作简介
法捷耶夫生平…
亨利·米勒生平与创作简介
亨利·米勒…
弗朗索瓦·欧荣
弗朗索瓦·…
左拉简介
左拉简介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生平与创作简介
尼·奥斯特…
文艺名家
热点人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