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花千骨》、《盗墓笔记》的开播,网络文学的改编再次引发热潮,尽管有众多钟情原著的读者们疯狂吐槽改编剧,但并不影响改编者们的热情。时下最热的“囤积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大潮也直接指向了网络文学”...
18日20时,央视羊年春节晚会(以下简称羊年春晚)准时呈现。由于今年有三个以“反腐”为题材的节目登上春晚舞台,近年来逐渐成为吐槽重灾区的语言类节目颇受期待。19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学者张颐武接受记者独家采访对此做出点评,并逐一分析语言类...
有着深厚“观众缘”的小品,如今却面临乏味、老化和媚俗的困境,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找到和今天观众的契合点,不做市场的奴隶,而做市场的主人 小品能从一种传统的戏剧表演训练形式转化为一种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艺术样式,所依托的关键平台就是春晚,没有春晚...
金报讯(通讯员 洪敏 记者 朱琦琳)“今天的年轻人,遇到的问题非常多非常复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找到精神归属,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事。”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前天做客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开讲《年轻时——50年人生警语解读》时如此表...
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上官云) 11日消息,包括北大教授张颐武、施一公等人在内的8位学者、教授将在北京市政府各部门挂职,担任副厅局级领导职务。其中张颐武将在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职位挂职一年。12日中午,张颐武向记者证实,他本人已经收到任命...
昨天下午,“相信文化的力量——天津北大悦读会启动仪式暨大讲堂开讲”活动在天津博物馆报告厅举行,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北大图书馆副馆长萧群和天津作家赵玫相聚一堂,与现场观众分享他们的阅读理念。张颐武还以《国学精粹与当下人生》为题,进行了一场简...
今年以来,严肃出版呈现繁荣,如《21世纪资本论》等,登上国外畅销榜不久,汉译本便已推出,堪称接轨。遗憾的是,这些“高大上”之作市场反响却并不突出。 好书没人买,滥书遍天下,该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下严肃出版社会普及严重不足,...
近日,有地方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删去了旧体诗词,据称是为了给学生减负。这件事成了社会焦点,引发了争议。我认为,这个举动有其唐突和粗疏之处。这件事也反映了公众和社会对中华文化传统的高度兴趣,及有的部门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缺乏状况的忽视。 今...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作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谈“如何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时表示:“一方面,我们需要把中国的高端文化、经典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传播出去,比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让大家了解中华文明对...
文学的中国梦,其实是怎样建构一个想象空间,去表达、想象中国。 文学的中国梦,其实是怎样建构一个想象空间,去表达、想象中国。这个想象空间既是我们周围人的,也是全球华人乃至不同的人的,这是很具体的,文学想象空间不一定都是超越的。文学的中国梦实际...
中新网3月11日电(上官云) 近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掀起追星热潮,剧中出现的阅读元素受到追捧。观众在纷纷为韩剧“正能量”点赞的同时,也感叹国产剧读书情节过少,呼吁多设置阅读场景。知名文化学者、北大教授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一直以来国...
“在德国的大街上,腋下夹着一本书,目光祥和、举止优雅、慢悠悠行走的,既有白发老者,又有高挑美女,还有身着蓝色工装的技工。德国的产品让世界服气,产品来自科技,科技来自读书。而中国人的阅读呢?糟得一塌糊涂。地铁里、马路上,人手一部手机,哧溜哧溜...
中新网2月1日电(上官云) 除夕晚8时,央视马年春晚准时与观众见面。整台晚会结束后,观众褒贬不一。部分网友表示“吐槽无力”、“春晚一年不如一年,不如不办”,并纷纷怀念以前全家人欢聚看春晚的时光,一时历年春晚成为公众热议话题。对此,北大教授、...
近年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微博上解读人生警语,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近日,他将这些解读集结成册,出版了新作《年轻时:张颐武解说人生警语》。 张颐武称:“今天的多数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与过去的年轻人不同,更多是衣食得以保障之后,...
中新网1月21日电(上官云) 近日,著名文化学者、北大教授张颐武新书《年轻时——张颐武解说人生警语》出版。20日下午,张颐武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提及创作初衷,张颐武表示,此书梳理了自己自年轻时代积累的知识感悟,希望能启发当下的年轻人少走弯路...
多数人惧怕死亡是因为痛苦,向往爱情是因其美妙。如果死亡和爱情纠缠不清,便成了美妙的痛苦。《无比美妙的痛苦》讲述了这个痛却美的故事:在如 花般的十六七岁,两位主人公海蓁与奥古斯特斯罹患癌症,生命脆弱的他们并未停止探求生命意义的脚步,牵起彼此的...
昨天“第三届北京阅读季 阅读盛典”在西城文化中心举行,标志着第三届北京阅读季圆满结束。第三届北京阅读季以“阅读精品 助飞中国梦”为主题,举办了13项主题活动,参与的读者达1000多万人次。同时,“中国梦、我的梦”——读书益民杯全民诵读活动启...
5月4日晚,名为“五月的鲜花——我们的中国梦”的2013年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汇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晚会紧扣“我们的中国梦”这一主题,通过大学生青春勃发、饱含深情、各具特色的精彩演出,展现了当代青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作为“五四”青年节的...
文学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本月26日,中国作家富豪榜率先公布了“网络作家富豪榜”,榜单曝出了20位网络作家的收入状况,包括2007至2012五年间,其作品产生的网络点击收益、版税及相关授权总收入。其中,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和天蚕土豆以3300...
张颐武 全面梳理“新世纪”全球华语文学发展的《全球华语小说大系》日前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从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中,选出240多位作家的作品,既有举重若轻的大家名着,也有新生代后起之作。该“丛书”按照文学类型...
在“韩三篇”之后出现的方韩之争愈演愈烈,短期内没有平息的可能。近年来,公众人物、企业和社会的诚信问题一直是全社会的焦点,不少公众人物经过质疑而迅速倒掉。中国社会近年的总体趋势是对公众人物的道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而舆论...
极快的语速,缜密的思维,风趣的言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纵情捭阖,将历史积淀与现代文化信手拈来。6月26日,受河南日报 报业集团邀请,来到郑州参加“首届华夏酒文化论坛”的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
传播中原文化要“两条腿走路” ——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记者 刘 洋 极快的语速,缜密的思维,风趣的言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纵情捭阖,将历史积淀与现代文化信手拈来。6月26日,受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邀请,来到郑州参加“首...
张颐武: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白烨: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学年鉴》副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不时爆发...
谈论春晚30周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通过凤凰网谈及了自己的看法,他肯定地表示春晚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有春节就是有春晚”,但他也指出三十年来,观众的观看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从目不转睛到伴音伴影,再到无可替代...
写手转成作家的概率也越来越高,而作家转成写手是毫无可能的 以点击率衡量网络文学作品是否达到出版的标准已经过时。腾讯网读书频道主编沈瀚波近日谈起网络小说的出版时,...
闻人悦阅(左)与崔曼莉(右)在一起。本报记者吴平摄 昨日,新锐作家闻人悦阅小说集《太平盛世》首发暨品读会在单向街书店举行。文学评论家张颐武称《太平盛世》属于慢热型作品,即便是杀人、爆炸在她笔下也波澜不惊,“...
张颐武:《百年孤独》对现代年轻人的影响较过去已大大减弱。一来是时代改变了,今天的年轻人成长在不同的环境里,对于过去的作品感觉自然没那么强烈;其二,如今出版业非常发达,已不是当年一本书风行天下的世界了,书多了,也就很...
文化学者张颐武纵论文化失地能“抢”回来吗?【“抢”回文化的潮流】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樱花盛开的季节。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赏樱花的潮流,有人考证,其实樱花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赏樱花本是中国传统,唐朝时文人便有赏樱花的习惯...
《宫》说明了原来不太为主流社会所深入理解的青少年的“亚文化”,如已经存在许多年、在网络上早已成为一个重要类型的“穿越”小说,一旦为主流媒体所吸纳而浮出水面,其作用和影响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 最近,电视剧《宫》在电视台...
金秋十月,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花落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身上。10月20日晚24点,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做客湖南卫视《零点锋云》,畅谈他们眼中的诺贝尔文学奖,看看他们如何解读中国人的诺...
著名学者张颐武随身都带着IPAD,聊起还会拿出来现场演示,俨然一个“苹果粉”。他在杭州中顺房产、浙江创委会主办的“阅·生活·30年”主题论坛上进行的演讲就是以IPAD开始的。这个时代太快了,但这位1962年出生的北...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宣布,都会引起人们对于中国作家获得此奖的机会几何的猜测和关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讨论。对于如何破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所面临的困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谈到: 一方面,中国内地文学现在已经是...
电子书和互联网对于阅读的改变已成为生活的现实。它们带来了阅读的便捷性,但其“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却对经典的阅读和传承形成了挑战。经典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所积淀的人类文化的结晶,又是人类的不同文化所创造的共同瑰宝。...
裸婚、伪幸福、被保护、洗脸死、经济适用坟、柜族、单挑门……如果你最近上网或看报纸、看电视,上面这些词想必你都会有点耳熟,这些词就是近年来起源于网络、颇为流行的热点事件浓缩概括的关键词,被网友们统称为“锐词”或“热词...
昨天,由《文艺报》和盛大文学共同主办的“起点四作家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白烨、贺绍俊、张颐武、王干等文学评论家出席研讨会,针对网络作家我吃西红柿、跳舞、唐家三少和血红的作品展开研讨。研讨会上,针对有人批评网络文...
【观点争锋·“主流文学之争”评论之三】 网络文学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新奇的点缀,也并不是许多人想像中的小众的新的风格实验的策源地,它已经异常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阅读生活,同时也在迅速...
该如何看待当下中国文学“大众文学”和“小众文学”平行发展的态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众文学和小众文学的发展可以并行不悖。张颐武说,所谓“大众”文学,是指拥有众多读者的“青春文学”和诸...
北京奥运会后,“鸟巢一代”成了一个流行词。我认为,用这个词来形容中国的新一代,十分恰当。如果说,不拘一格的“鸟巢”是现代中国符号的代表,那么,在“鸟巢”大背景下出生成长的“80后”、“90后”,则演绎着中国的未来。...
北京奥运会后,“鸟巢一代”成了一个流行词。我认为,用这个词来形容中国的新一代,十分恰当。如果说,不拘一格的“鸟巢”是现代中国符号的代表,那么,在“鸟巢”大背景下出生成长的“80后”、“90后”,则演绎着中国的未来。...
面对奥运,北京乃至中国的表现如何?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奥运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人文的北京。”“如果奥运会是场大戏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张颐武表示,中国公众对奥运会而言不仅是观看者,更是参与者。无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和文化理论。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思想的踪迹》等论著多种,曾受北京大学派遣在日本东京大学任教。最近张颐武一直...
社会在面对80后时出现了两极化的表现。往往对于他们文化上的表现,采取严厉的批评态度,而对于他们物质性的要求则较多肯定和支持。这种矛盾使80后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最近大家热议的所谓80后的问题,最先是在文学界引发的...
近日,张颐武就“陶东风批评玄幻文学装神弄鬼”一事在接受采访时说:80后作家算不算文学票友、玄幻文学是不是装神弄鬼、年轻人的文化会不会趋向庸俗等,近日这些热闹的争论只是浮出水面的具体表象,最本质的分歧在于,双方所处的...
在25日举行的2005北京文艺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指出,年轻一代正在成为中国文学消费的主要力量。张颐武将80年代后期一出生就用上尿不湿、纸尿布的人称作“尿不湿”一代。他认为,“尿不湿”一代的特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