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围绕这部作品的创作,记者采访了格非先生。 记者:从早期架空历史的先锋文学创作,到后来创作出具有厚重历史感的《江南三部曲》,您的写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格非: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不能不说是...
记者:从第一部《人面桃花》到最后一部《春尽江南》,《江南三部曲》的创作时间横跨十余年,这其中您的写作心态和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格非:《江南三部曲》源于我多年前的一个构思,当时这个构思是非常宏大的,后来在写作中我越写越没有信心,甚至说过,...
从中国的文学传统来看,古代中国是一个重实际、重现实、重人情的道德伦理国家。中国虽然很早就有了形而上的天地观念,却没有发展出西方文化意义上的宗教系统和神话系统。中国传统文化朴实、内敛、含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一系列政治、道德和文化观念长期以来...
京华时报讯(记者田超)12月15日,北京市文联在京举办“服务人民,书写时代”首都文学工作座谈会,北京作协的格非、徐则臣、孟繁华等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分享了创作经验。 作家格非凭借《隐身衣》获奖,他说:“这部小说的原型就是在北京郊区生活...
12月15日,北京市文联在京举办“服务人民,书写时代”首都文学工作座谈会,北京作协的格非、徐则臣、孟繁华等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作家分享了创作经验。 作家格非凭借《隐身衣》获奖,他说:“这部小说的原型就是在北京郊区生活的一位我的朋友,专门做...
格非,本名刘勇,生于1964年,江苏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 学中文系。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
8月21日,2014南国书香节系列活动之拙见·第三届南方国际文学周迎来了著名先锋小说作家格非。作为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与《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文学评论家邱华栋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先锋小说在中国”的对话。两位嘉宾就“...
8月21日,2014南国书香节系列活动之拙见·第三届南方国际文学周迎来了著名先锋小说作家格非。作为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与《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文学评论家邱华栋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先锋小说在中国”的对话。两位嘉宾就“...
阿来 格非 昨天,因刚刚公布的鲁迅文学奖而被公众关注的两位作家格非和阿来亮相南方国际文学周。格非的《隐身衣》全票通过获得鲁奖。他认为,不能太把文学奖当回事,他自认为是一个手艺人,手艺人的心态在于活儿好不好,而不是得不得奖。阿来则表示有关鲁奖...
刚刚颁发的鲁迅文学奖,似乎收获了“一地鸡毛”。不仅诗歌奖项的得主饱受网友揶揄,随后曾经的茅奖得主、著名作家阿来连发质问,认为自己受到了 极不公平的待遇。而在鲁奖获奖作家中排名第一的格非,昨天携新作《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现身上...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格非15日在上海书展做客微博有书。最近一段时间,格非的新作《雪隐鹭鸶》的出版成为了文化界的热点,这一次,小说成名的格非将笔触延伸到了对《金瓶梅》的研究。 “雪隐鹭鸶”取自《金瓶梅》中的诗句,喻指《金瓶梅》中深...
昨天,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对外公布获奖名单,同期还公布了投票名单。前不久获得老舍文学奖的作家格非,凭借小说《隐身衣》全票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著名作家阿来的《瞻对》却在报告文学奖项评选中遇冷,获得零张选票。此外,岳南、赵德发以及...
本报讯 (记者李丽) 昨天,长春图书馆文化讲堂座无虚席。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格非来到“城市热读·首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作家》杂志文学讲堂”,为我省作家和市民作了一场精彩的文学讲座。 本次讲座的题目是“《金瓶梅》与16世纪文学真...
格非,生于1964年,江苏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 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
《相遇》 格 非 著 译林出版社 《博尔赫斯的面孔》 格 非 著 译林出版社 2014年,格非50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很少重读自己作品的格非,借着小说集《相遇》、随笔集《博尔赫斯的面孔》的出版,有机会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回望过往的写作生涯。...
近年来,“文学已死”这一话题广为热议,流行文学的过度商业化让许多真心热爱文学的读者颇为伤感。昨日下午,一贯坚持纯文学创作的著名作家、中国先锋文学主将格非做客蓉城,向读者推介自己的最新自选集《相遇》和《博尔赫斯的面孔》,他对成都书店的繁荣大加...
译林出版社此番出版的两本书不都是新作:《相遇》一书收录格非二十多年的短篇小说十二则,其中包括在上世纪80年代掀起先锋文学浪潮的《迷舟》、《青黄》等。《博尔赫斯的面孔》一书则是他最新的散文和评论集。评论集部分是他近年来读文学、教文学的感悟,像...
近日,作家格非最新自选集《相遇》《博尔赫斯的面孔》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其中,《相遇》收入格非20余年间创作的12篇中短篇小说,包括《迷 舟》《青黄》《相遇》等;散文集和评论集《博尔赫斯的面孔》则收录了游记、忆旧文、读书札记和文化评论等。这两部...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宋宇晟) “文学的黄金时代——《相遇》《博尔赫斯的面孔》新书沙龙”16日在北京举行。沙龙上,格非回顾了自己所经历的文学的“黄金年代”以及时代的转变,他说:“文学是要触碰你的经验,它通过触碰你、冒犯你,来让你来思考你所...
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教授格非明天将携最新散文与评论集《博尔赫斯的面孔》到“思南文学之家”与读者见面。这一新作可以看成是格非“文学公开课”的纸面版,从中可以读到他对列夫·托尔斯泰、福楼拜、加西亚·马尔克斯、卡夫卡等外国作家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以及...
导读:“传统写作在今天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写作在这个时候是不是仅仅成为作家带着自恋的一种爱好?”面对读者尖锐的提问,著名作家格非坦言,我们的作家很多正在严重地脱离生活,“对社会上发生的重要的事情作家们应该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
2014年1月5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年度文化沙龙在京举办,以“新国民·新国家·新世界”为主题展开论坛,欧阳江河与格非、戴锦华、柴春芽共话“文艺与新民”并谈论了知识分子写作,为读者呈上2014年开年第一场文化盛宴。在浮躁的环境下,...
近年来,倡议网络音乐收费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今年年初,音乐人高晓松(微博)透露:“7月1日开始,音乐版权将正式走向正版化,网络音乐下载开始收费,好的音乐人终于可以靠音乐为生了。”昨天(6月2日),虾米音乐网COO王小玮表示,6月5日起,包...
9日下午,受省作家协会之邀,著名作家韩少功、格非在汉口武汉天地一家咖啡馆,参加《山南水北·人面桃花——韩少功、格非作品诵读·无主题对话会》,与武汉读者面对面交流。 《山南水北》、《人面桃花》、《遥远的自然》、《傻瓜的诗篇》、《褐色鸟群》……...
在泛娱乐化时代,作为文学王冠的诗歌将何去何从?在唯“钱”是问的当下,如何实现诗意的安居,何处安放我们心灵的家园?9月10日下午,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迎来了第一场高峰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诗人、小说家、学者齐聚一堂,在曾走出过...
在泛娱乐化时代,作为文学王冠的诗歌将何去何从?在唯“钱”是问的当下,如何实现诗意的安居,何处安放我们心灵的家园?9月10日下午,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
与格非的交谈,从中篇小说《隐身衣》切入,谈及他花17年完成的“江南三部曲”,追溯至《追忆乌攸先生》《迷舟》《青黄》《褐色鸟群》《欲望的旗帜》等先锋小说。他语速偏快,但节奏恰当,能让人迅速捕捉到重点。对访谈本身,他略有...
中新网北京6月10日电(记者 张中江)著名作家格非的新书《隐身衣》9日首发。他的好友李陀评价说,像这样一部以音乐为必要元素,同时还对现实有所评价的小说,过去并不多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隐身衣》新书发布暨音乐...
主持人:各位网友、各位观众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大佳面对面》银川书博会现场,今天我们请到了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老师来与我们分享一下他的《江南三部曲》。格非:您好,大家好。主持人:格非老师的《江南三部曲》的创作...
晨报银川专电(特派记者 刘婷)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银川举行,作家格非携手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江南三部曲”。作为近30年来中国文学历程的参与和经历者,格非表示,好的批评氛围能够促进作家的创作,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江南三部曲”墨香正浓,其作者格非浅尝“如释重负”滋味后,便回到以前状态:抽烟思索,探寻文学突破口。他说,对作家来说,完成了的创作是另一个创作的起点。“我要重新思考文学,希望能创作出‘新的文学’”。“桃花”绽放“新...
格非鞠萍昨日的江苏书展热闹非凡,各路作家齐聚一堂。纯文学作家格非赶着“江南春色”出场,著名少儿主持人鞠萍姐姐“育儿而来”,青春作家笛安携最小说团队亮丽登场,科幻作家墨熊再次演绎科幻谍战,刘燕芳载歌载舞激情演讲。扬子晚...
文学批评研究面临重大考验说起文学批评,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在多数,而大多也将它归入到“中文系”专业的专属名词,其实,从古至今,文学批评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最近几十年也在不断拓宽边界,向国外学习,就连我们平日读到的小...
格非 2012年第一个亮相的书业盛会——北京图书订货会,除展场面积比2011年压缩之外,名家新作发布会也大大缩水。去年有贾平凹的《古炉》奠定分量,今年则少有一线作家拿出新作。前天上午,身居北京的江苏籍作家格非...
有时像又密又急的秋雨滴落无边湖面,有时像飘飘扬扬的雨丝遮掩参差的屋宇,格非的文字,带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优美的诗意,让人不由自主裹进江南小镇弥漫的雾气。从《迷舟》、《褐色鸟群》及至《欲望的旗帜》,格非所编织的故事四溢...
从出版《欲望的旗帜》的1994年至今,至少在一个外围的阅读者看来,作家格非只在写一部作品:反映中国百年进程的“人面桃花”三部曲。2004年第一部《人面桃花》出炉,好评如潮,海内海外的文学奖拿了好几个。人们在这部作品...
格非: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等。最近出版新小说《春尽江南》。蓝旗营万圣书园的咖啡馆,是格非最喜欢的去处之一。灯光昏暗,众人默默,花白头发的教授格非,...
格非十年,从楼上下来之后 长期以来,格非被认为是学者型、思辨型作家的代言。他这次选择一头撞向硬邦邦的现实生活,粗糙的语言让熟悉他的读者觉得不适,但格非认为“我还觉得不够直接” 本刊记者/杨时旸“我就是...
我曾跟很多朋友通电话谈了好多次,谈到怎么看待我们的现实。现实非常丰富,我在面对它、书写它的时候很费周折,究竟我们要对眼前的世界做一个怎样的判断?不同朋友有不同说...
9月初,格非新作《春尽江南》亮相北京图书博览会。这是格非继《人面桃花》、《山河如梦》之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为“乌托邦三部曲”画上了句号。自从2000年格非从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系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后,这十年里,格...
■主题:知识分子写作 ■时间:2011年8月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 ■主讲人:格非,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人面桃花》写民国初年知识人对精神世界和社会理想的探索;《山河入梦》写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梦...
■主讲人:格非,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人面桃花》写民国初年知识人对精神世界和社会理想的探索;《山河入梦》写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梦想和社会实践;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春尽江南》则对准了当下中国的精神现实。董启章:作...
作家格非长篇新作《春尽江南》,是继《人面桃花》、《山河入梦》之后推出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由此,格非构想中书写中国百年历史的“三部曲”画上句号。 《人面桃花》记录了...
在清华大学文学系教文学理论的“业余作家”格非近日带着他的最新作品《春尽江南》亮相上海书展,这是他在《人面桃花》、《山河入梦》之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这三部曲的终结。虽然这三部曲的构思在格非心里已经早有构架,但格非...
在本次上海书展上,作家格非长篇新作《春尽江南》将与读者见面。这是他呕心沥血十余年,深入思考并描写一百年来中国社会、历史、知识分子等问题的“乌托邦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小说通过描写诗人谭端午和律师庞家玉(原名李秀蓉)这...
格非几年前曾受邀旅居在法国南部一个小村庄,专心写作《人面桃花》。那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小村庄,但令他惊讶的是,那里的农民都非常尊崇自己国家的文化,绝大多数农民对福楼拜、普鲁斯特等本土小说家的经典文学作品格外熟稔,...
过去的作者都不是专业的,他们需要自己打工,需要自己做官来养活自己。例如《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其实他根本不是作家,他是治河的,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跟甲骨文也有关系,一生做了无数的事情。只不过晚年的时候写了一部小说,...
在精神质地上,格非就像是一位古代的隐士,思绪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思考着一个个玄虚的命题。在这些奇异的文本中,时间发生着微妙的扭曲,父亲可能是杀害自己亲生骨肉的凶手,一种名为“青黄”的植物与妓女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