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本报刊发了一系列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积 极反响。随着学习贯彻的不断深入,广大文艺工作者对重要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有了越来越多的新认识...
一个中国人,他对马克思的第一印象通常是标准像上那部雄狮般的胡子。中国传统中,长须是年高德劭的标志,所以,在我的少年印象里,马克思是老的,他生于近两百年前,似乎他的胡须在这两百年间一直茂盛生长。 到后来,读了马克思的书、对马克思有所了解后,我...
□真正的写作者是一直纠结在困惑与快感之间的 □始终坚持给予时代承担和回应,这是写作者保持较高水准的原点所在 □一个作者实际上一生就做一部作品,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完成这一部作品的过程 互联网时代,写作的门槛低了,人人皆可成为“作家”。从某种意义...
□真正的写作者是一直纠结在困惑与快感之间的 □始终坚持给予时代承担和回应,这是写作者保持较高水准的原点所在 □一个作者实际上一生就做一部作品,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完成这一部作品的过程 互联网时代,写作的门槛低了,人人皆可成为“作家”。从某种意义...
发现只有小说才能发现的,这是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昆德拉的这句名言,似乎给小说指明了道路,而这道路却更像是在雾中。他留下的疑惑是:哪些才是只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事物?如果就像他所说的,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那小说要研究的“存在”又为何物?...
“我对这个时代愿意当评委、敢于当评委、而且能够当好评委的人含有敬意。很多人对评奖抱有浪漫主义情怀,其实评委们需要的是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之中,做出求取公约数的选择,这个太难了。”年末是文学界各种评奖的高峰期,昨日,在汉举行的第四届汉语文学女评...
40多种书,蔚为大观,写的都是“中国好人”,记的都是这个时代的善举。河北出版界坚持不懈地做了一件好事,这件事被称为“善行出版”,从李春雷的《善行启示录》、李朝全的《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到《大爱长歌》《果实》《美德照亮人...
一天晚上,一位记者打来电话,他的问题是:对于“80后”作家,文学批评界为何“缺席”?我回答了他的问题,但是我认为,他不太可能准确表达我的原意,因为他的提问实际上预设了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那就是:你们居然不关注“80后”,你们是多么腐朽,多么...
11月18日,“2014中国文艺论坛暨中国文艺推介评审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北大教授戴锦华等,就当今中国文艺现状展开讨论。 李敬泽认为,当下很多作家“失去了诚恳”,但从徐则臣的《耶路撒冷》中,看到了作者面对社会现实,并进行诚恳...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李敬泽,近日受聘为南京大学兼职教授,他在与南大师生交流时坦言,互联网裹挟的当下,很多人失去了与自我对话的能力,文学同样沦丧了内在性。 “现代人丧失了与自我对话的能力,面对自我时感到无从表达”,李敬泽说,...
9月23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将在北京举行。本届鲁迅文学奖评奖自今年2月启动,至8月11日产生了7个奖项的34部获奖作品,历时半 年。参评作品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反映了2010至2...
凡是读过李敬泽的文学批评,你会强烈感受到他文字的“在场感”,感觉敏锐,活泼生动。 这位“文学教父”可谓是一位专业的文学评论家,但他说自己始终对“文学读者”表示敬意。 他说,四川的文人一向有个好传统,他们都活得很开阔,不是皓首穷经、急吼吼的样...
“网络文学再认识”栏目,以今天这篇文章作结。开栏3个多月来,专家学者为本栏目撰文之踊跃和读者反馈之热情,让我们意识到,栏目虽然结束,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还将继续下去。 ——编 者 核心阅读 ●如果我们确认,网络文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就...
近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等联合举办的“刘克中长篇小说《英雄地》研讨会”在京召开。《英雄地》讲述的是一个“守信与背叛”的故事,通过描写战友、兄弟、父子、夫妻、恋人等不同关系因为不同价值观,在“信与不信”的选择上产生的矛盾,揭示了一群男人在情义纠...
李敬泽 4月29日,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专程到四川调研网络文学发展现状,并与四川网络作家座谈。4月30日,在四川巴金文学院,李敬泽与记者交流了他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记者:你看过哪些网络文学作品? 李敬泽:看得不多。不过,家里...
张培忠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作家。他长期致力于重新发现历史,而且也确实有所发现。他的上一部作品写张竞生,把一个被忘掉的人、都已经死透了的人又给救活了。这种对历史的重新发现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什么意思?就是说随着每一代人的境...
19日上午,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出现在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上,为听众带来一场“中国故事与中国之心”的讲座,这已是他近期第二次在武汉讲述该主题,但所讲内容与此前在武汉大学所讲差异极大,也更见深度。 李敬泽认为,中国现在的这批作家是第一代在...
李敬泽 熟悉李敬泽的人知道,他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学批评不但在文学圈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受到了普通读者的欢迎。然而李敬泽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散文作家,目前已撰写了近10卷散文。优美的文字,还有其中的文化内涵,受到了读者的追捧。 作为第三...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曾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卓越的文学成就。创办于2009年的“屈原文学论坛”,原作为“中国·湖北屈原文化节”的活动之一而命名,旨在邀请全国一流作家、评论家共同打造一个探讨前沿理论问题的高端文学交流平台。 昨...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评委会副主任李敬泽: 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儿童文学创作实绩 记 者:本届儿童文学奖从评选开始到结果公布,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评选机制的改变也引来热议,与以往评奖相比,这次评奖有哪些改革? 李敬泽:这次的全国优秀儿...
近年来,津子围、侯德云、陈昌平、张鲁镭、 刘东、于立极、紫金7位大连作家创作活跃,他们的题材体裁各异,门类丰富多彩,体现了大连文学开放性、多元性的品格,其作品描绘出的地域风情、艺术特色和 独异的“海蛎子”语言,构成了一幅鲜活的大连文学地图,...
昨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深圳市出版发行集团联合主办,深圳市作协、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承办的《杨争光文集》座谈会在深圳市文联举行。 《杨争光文集》近日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共10卷本,收入了杨争光创作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从两...
阅读提示 ●文学以它的先导性影响着其他艺术门类,潜在地引导着社会意识和人们的精神走向。 ●文学如种地,是文化的基础门类。种地能挣多少钱?但不种地行吗? ●文学创作、阅读、批评日益多元和丰富,孕育着新的文化因素和创造性力量。 文学的概念正在被...
库切 哈罗德·品特 奥尔罕·帕慕克 赫塔·穆勒 略萨 文学这件事,没有权力可言 ●李敬泽(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作为一个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和其他奖项一样,会有焦虑,有压力,当然,也有诱惑。就压力来说,很大程度来自它要满足公...
李佩甫、周大新、刘震云、刘庆邦、柳建伟、阎连科、郑彦英、二月河、李洱、乔叶、邵丽、何向阳……这些在文坛响当当的名字都出自河南,中原作家群是指包括坚守在本土的河南...
七月的西安,闷热中夹杂着些许微风。已下班了,我却还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李敬泽的来电。通过邮件联系好几次,每次他都非常客气,但从来都没办法守时守约接受采访。原因很简单,他太忙了。已是傍晚七点半了,我忍不住发短信给他:李...
原《人民文学》主编、作家李敬泽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凉州是中国人恒久的精神边疆”李敬泽(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本报特派记者田蹊摄★作家专访“凉州令人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但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凉州词》和‘葡萄美酒夜...
文风体现思想方法 谈到文风问题,无论是否提及,实际上我们的潜意识里都回荡着毛泽东同志关于文风的论述,他的《反对党八股》至今仍有强大的针对性。毛泽东同志当初谈文风,绝不仅仅是谈文章做法,谈文风也是为了谈世风,是...
小说家蒋一谈的新书《赫本啊赫本》新书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当天参与发布会的作家、评论家分析了时下国内短篇小说创作遭遇困境的原因。《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直言:“现在文学出版莫名其妙的有一种长篇崇拜,认为字多就好,体积...
《赫本啊赫本》新书发布会现场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张中江)小说家蒋一谈的新书《赫本啊赫本》新书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当天参与发布会的作家、评论家分析了时下国内短篇小说创作遭遇困境的原因。《人民...
商业扼杀文学?李敬泽:市场重压下也能造就文学经典 在出版界一切向钱看的今天,很多作家作品销售不佳,于是难免产生“商业扼杀文学”的消极想法,认为再这样下去,文学将不再是文学。然而,在日前举行的“新媒体技术下的文学生...
当今搞文学“不信没有饭吃” ——《人民文学》主编沪上谈文学报刊前景 新媒体技术下的文学生态是否到了除旧布新的时候?借着文学报成立30周年的契机,诸多文学评论家日前齐聚文新报业集团,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头...
“非虚构”这个词包含着一种争夺的姿态,争夺什么呢?争夺真实。它是把有些在这个时代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放到了台面上:文学如何坚持它对“真实”的承诺?小说在这个时代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上面临极大的困难?小说失去的那部分权威性在...
《人民文学》公开征集非虚构写作项目 本月10日,《人民文学》杂志宣布了一项名为“人民大地·行动者”的写作计划:向全国公开征集12个非虚构写作项目,各提供1万元资助经费,并且在年度人民文学奖中增设两个“非虚构作品”...
李敬泽曾开玩笑说:作家容易吗,炼出药汤来,把自己变成药渣。所以有作家称他是“高眼慈心”。作为“国刊”——《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深信,面对挑战,文学会活下去,不管以什么方式。作为诸多青年作家的偶像,面对“教...
很多人说今天的文学不真实,不够震撼人心,对这个时代的文学有各种各样的不满。普通老百姓可能说不出子丑寅卯的理论,但是他们的问题已经涉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问题。文学作品好坏与否,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恩格斯谈到马...
李敬泽简介 山西芮城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小说选刊》、《人民文学》杂志工作。历任《小说选刊》编辑,《人民文学》编辑、副主任、主任、副主编、主编。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0...
“推出好书,引导阅读”是新浪中国好书榜的宗旨。本次半年好书榜召集了新浪大众书评团与专家评委共同参与,新浪读书有幸邀请到了李敬泽来担任文学好书榜的制榜人,并为上榜书做了精彩的评说: 《一句顶一万句》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09年1月出版 本书收录五年来的部分长文、短文和答问。前后看一遍,看出了主题,一以贯之,就是“为文学申辩”。文学是万古江河,但是,在它存续的每一世代,在每一个“此时此地”,它都是一种弱的、...
2008年有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涌现,《人民文学》主编、知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推荐了他认为这一年最好的四部作品与大家分享。继《平原》之后 ,作家毕飞宇时隔3年推出长篇小说《推拿》,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
作家毕飞宇的长篇新作《推拿》近日登上了《人民文学》第九期的头条,这是今年以来,继严歌苓的《小姨多鹤》、阿来的《空山》第五部之后,又一部在《人民文学》完整亮相的长篇小说。一向主打中短篇小说的《人民文学》为何“...
北京评论家李敬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打工文学面临把痛苦俗滥化的危险。近些年作家和批评家们谈论的底层书写,实际上是一种虚拟性书写,打工者中出现如郑小琼、王十月等作家,丰富了文学经验,但写作水准上尚需提高,其发展应把更...
北京图书订货会专家荐书 之前,一家报纸要求我回答什么是好书。我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书,但是我知道好书在什么地方——我喜欢在印数在一万册以下的书里面去找好书。我想为了达到这种一致,我首先要推荐一本印数肯定在一万册以...
河北卫视品牌栏目《读书》昨天在京举行研讨会,研讨电视读书栏目的发展方向,来自出版界和文学评论界的名家潘凯雄、金丽红、李敬泽等人纷纷为电视媒体中日渐稀少的读书栏目出谋划策。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为标志,一批以“...
李敬泽文学评论家,主要作品有《纸现场》、《冰凉的享乐》、《见证一千零一夜》等。印象最深的书——译林版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加拿大作家扬183;马特尔的小说,写的是一印度少年,家里是开动物园的,后来带着...
编者按: 看起来,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学10年就能断一代。“70后”、“80后”概念似成定局;“90后”、“00后”概念也正含苞待放。真伟大,文学率先实现“数字化生存”了?未来一片清晰——届时自然会有人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