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松的中篇小说《跳桥记》(《北京文学》2014年第6期)描写了一个经历特别、性格特殊的人物——公胡子。同时,作家采用武汉方言来表现他在社会中的草根命运,让人看到了底层人物的沉浮和挣扎以及在此过程中行为举动和心态变化。 公胡子年轻时很会唱歌...
人类需要阅读。人类几千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跟饮食同等重要的精神营养补充。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我们依然离不开阅读。 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阅读正在遭遇危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我们不...
武汉晚报讯(记者 袁毅)记者昨悉,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应松获得《世界华人周刊》华文成就奖,他和三位著名华裔女作家严歌苓、张翎、虹影同获“《世界华人周刊》华文成就奖(小说类)。世界华人周刊出版集团公司日前在温...
陈应松是近年来活跃在文坛上的颇具实力的作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开始发表小说,而真正使他蜚声文坛的是他的“神农架系列小说”。2000年,已经人到中年的陈应松主动要求到神农架挂职,2001年至2005年,他...
6月17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湖北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陈应松长篇小说《猎人峰》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湖北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梁必文出席研讨会并讲话。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及有关...
2008年,全国各大学中至少有20名文学硕士博士所写的毕业论文,是研究陈应松的“苦难叙事”的。关于这方面的评论更多。现为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学院院长的陈应松几乎成了“苦难叙事”的代名词。的确,他写的很多...
陈应松的写作充满曲折,武汉大学毕业后,他曾经去过海南,还与人合伙承包船队,但都一无所获。他甚至有几年不想写作了。“但我又没其他能耐,只好写下去,赚几个小钱补贴家用。直到2000年,我突然觉得我还是能写的,只是没找到...
“这几届签约的长篇出了一些作品,但不可否认,产生全国性影响的几乎没有。”在21日结束的省作协文学院木兰湖笔会上,文学院院长陈应松提醒该院签约作家,创作之初不要指望靠一部长篇小说一炮而红,建议他们先把中短篇小说写好。...
李云雷:“神农架”在您的写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是您小说创作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您后来大部分作品的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创作上的根据地,“神农架”在您的小说具有多重意味,它既是与社会对应的自然,也是与城市对应的乡村或底层...
新一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陈应松认为:“当代作家最大的问题是因为生活状态使自己丧失了书写的目标,也就是作家们不知道该写什么。我认识很多作家他们整日衣食无忧,所谓创作就是穿着睡衣,叼着香烟在自家客厅里踱步,唯一接触社...
有“动物作家”之称的陈应松,新作《太平狗》被《人民文学》刊载。昨日,陈应松在家中向记者讲述了此作的新看点。陈应松的小说,其名称大都与动物有关,如《松鸦为什么鸣叫》、《马嘶岭血案》、《狂犬事件》等,他也因此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