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欧阳春艳)昨日记者从漓江出版社获悉,著名诗人林贤治最新推出随笔、评论集《夜听潮集》。林贤治透过史料钩沉与世相显影,将历史的再现与独到的思索结合,呈现出历史的深广度。 据介绍,《夜听潮集》沿着林贤治一贯的路向,笔涉历史、政治、文化...
在一年结束的时候,好书榜单、阅读报告充斥了我们的视野。回顾2013年,各种书展、各类奖项你方唱罢我登场。显然,我们并不缺乏资讯和文本,当然也不缺乏意见领袖和舞台上的聚光灯,它们甚至已经抵达泛滥的边缘。但一个又一个的数字在任何关于阅读的议题上...
诗人、翻译家陈实先生已于七月一日中午在香港去世。 次日,黄元女士来电话告知了这个消息,接着转达陈实先生生前的一份嘱托,希望我能为她即将出版的诗文集做一篇序文。我深知这份托付的分量。二十年来,由我联系、编辑和出版的陈实先生的译著有四种,遗憾的...
林贤治□羊城晚报记者 梁爽 实习生 徐会坛“有用”这点还得非常强调羊城晚报:针对王安忆、陈平原号召高校学生“读无用之书”的说法(详见8月19日本版报道),能谈谈您的看法吗?林贤治:我觉得还是应当读有用的书。所谓“无用...
《中国新诗五十年》,林贤治著,漓江出版社2011年11月版,35.00元。 《中国散文五十年》,林贤治著,漓江出版社2011年11月版,24.50元。白话诗的自我封闭性和攻击性 白话诗难写,...
为什么写作?林贤治的回答是“因为热爱自由。自由是第一性的,艺术和文学是第二性的。” 对写作的理解,从未受过任何学术训练的林贤治说:“写作必须真诚,不能外在于自我,作品必须像鲜血从血管里流出,泪水从眼眶里流出一样。许多...
《烙印》从无到有历经12年,其中6年间是在不同的出版社之间流传,因为题材特殊,众多出版社选择了放弃 本刊记者/杨时旸 (发自广州)林贤治最近见到来访的陌生朋友都会问一句,“你是什么出身?”然后露出恶作剧般的微...
人物周刊:你在文章《60年文学史如何书写》里对建国后的文学总体评价很低,原因是什么?你的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林贤治:我自设的标准是:一、自由感。这个作家有没有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政治自由、精神自由、写作心态的自...
●“作家应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而我们的作家,长期以来缺乏一种独立、自由的精神。没有大精神,绝没有大创造。” ●“建立等级,建立圈子,分头买卖,或联手买卖,是当代文坛的恶习之一。批评家不甘寂寞,没有独立的声音,首先在...
臧棣访谈:意淫当代诗歌,林贤治,特殊的知识,诗的快乐,诗的尊严 提问者:宋乾,诗人 受访人:臧棣,诗人 2006年12月19日—20日 宋乾:这两天有人在网上转发了林贤治的一篇评论90年代诗歌的文章。其...
林贤治著《一个人的爱与死》近日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这是一本关于鲁迅的研究札记。作者说,“比起别的中国人来,我的道路不能算坎坷,自然也不算太平淡,但是有一个较为特殊的情况是,鲁迅介入了我的生活。对我个人来说,多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