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新闻资讯作家在线

钱谷融:批评的“奥秘”

收录时间:2013-3-18  来源:中国作家网  点击:1531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资讯,敬请点击浏览钱谷融专辑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钱谷融:批评的“奥秘”

阶级本质论才是抽象的人性论

夏 伟:《论“文学是人学”》是您最富盛名的作品,亦是您个人的一座里程碑。很多人或许像我一样,并未经历或已经淡忘了您写作的那个年代,毕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阶级论”或“人性论”这样的词也不再如雷贯耳,您是否愿意谈一谈这起“冲突”及其起源呢?

钱谷融:我被人知道,无非是因为我写了《论“文学是人学”》(以下简称《人学》)并受到了批判,大家可能也想了解与《人学》有关的事。其实我已经好几次谈过这方面的情况了,这里不妨再讲一讲。

事情是这样的。1957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全国各地许多院校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之前,我们学校、系的各级领 导也为这次会议作了许多准备,多次郑重地向教师们发出号召,要他们提交论文。我一向只知道教书,不大写文章,但那时候正值“双百”方针提出不久,学术气氛 也比较活跃,所以在各方面的一再动员和敦促下,我可以说受到了鼓舞,就在那年的2月初写了《人学》。我那时也不懂得什么顾虑,只求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 来就是了。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文章一出来就会遭到如此多的批评。在学术问题上,总免不了会有不同的意见,受批评、遭反对也是常有的事。但看到自己的观点竟成 为众矢之的,还是很难过。

夏 伟:《人学》的诞生似乎纯属偶然,但实际上,您当时一提笔就写了洋洋洒洒近4万字,而且字里行间充满了激情。比如谈到李煜的诗词时,您写道:“诚然,在李 后主的诗词里,所写的都是他个人的哀乐,既没有为人民之意,也绝少为国家之心。亡国以后,更是充满了哀愁、感伤,充满了对旧日生活的追忆和怀恋,很少有什 么积极的意义。但是,文学作品本来主要就是表现人的悲欢离合的感情,表现人对于幸福生活的憧憬、向往,对于不幸的遭遇的悲叹、不平的。……而且,每个人既 都必有其独特的生活遭遇,独特的思想感情,为什么又不能把他的个人的哀乐唱出来呢?假如他唱得很真挚,很动听,为什么又不能引起我们的喜爱,激起我们的同 情呢?”这都让人觉得,《人学》绝非单纯地“顺时而作”,它更像一种被压抑的激情的迸发,而这激情里则包含着对当时学界主流理论的不满。

钱谷融:压抑啊迸发啊,倒真没有这么严重,我一直很懒,没什么创作欲望,但既然答应写了,就一定写得非常真诚,也一定会很动情的。但当时也的确 对“理论家”们有些意见。我总觉得,文学是来自作家对人的观察,而批评和理论,则来自于对文学和对人的观察。但在那时候,好像事情是反过来的:理论家规定 了作家要怎样写、作品要怎样读,甚至人应该怎么想、怎么说,最后就走进了一条死路。最明显的是“阿Q的典型性问题”,用何其芳的话说,“阿Q是一个农民, 但阿Q精神却是一个消极的可耻的现象”。在当时已经成为鲁迅研究最主要的困难和矛盾之一。

你说怪不怪,这个问题真有那么难解决吗?为什么农民身上就不会有或者不能有消极的可耻的现象呢?是谁做过这样的规定的?你无论从实际生活中,或者从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都找不到这种根据。这就是当时把典型归结为社会本质、阶级本质的观念在作祟。

钱谷融:批评的“奥秘” 共有8页,您还有7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8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钱谷融:批评的“奥秘”》点评。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钱谷融:批评的“奥秘”》点赞!
图文资讯
作家王山去世 作品逼真描写文革武斗和顽主文化
作家王山去世…
野夫:《1980年代的爱情》属于还债式写作
野夫:《19…
韩少功:一半是泥土,一半是绅士
韩少功:一半…
刘慈欣:全中国能养活自己的科幻作家不超过3个
刘慈欣:全中…
杨海蒂:走在天地间
杨海蒂:走在…
马识途:追求个性与爱国并不冲突
马识途:追求…
焦点新闻专题
新闻资讯
热点人物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