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新闻资讯作家在线[专题]诺贝尔文学奖

刘墉称贾平凹完全够格拿诺奖 对《白夜》印象深

收录时间:2012-5-10  来源:西安日报社  点击:664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资讯,敬请点击浏览刘墉专辑、或者诺贝尔文学奖专题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图为台湾作家刘墉来古城签售新书时和读者交流。 (记者 李明 摄)

(记者 肖雪) 昨日,来西安签售新书的美籍华人作家刘墉在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时称,贾平凹够格拿诺贝尔文学奖。

据了解,刘墉已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十六年来居台湾地区畅销书作家之冠,作品在祖国大陆销售超过千万册。曾以《我不是教你诈》《萤窗小语》等励志作品闻名。

昨日14点,一身儒雅气质的刘墉在西安图书大厦准时出现。前来参加签售的读者中不少是在校大学生或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购书签名之余,还和刘墉频频合影,使得现场气氛很是火热。

签售开始前,刘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谈创作

作家更应该患有忧郁症

19岁就进入大学美术系学习的刘墉,是作家也是位画家。在他看来,多年绘画训练出他对于光影、色彩的敏锐感觉,使得他在观察事物方面具有特殊的感受。就算是行走在刚刚开始回暖的冬天,他也会留意到很多琐碎而有趣的细节,包括脚下泥土在冰雪融化后稍显松软湿润的感触。

刘墉认为,作家应该具有高于常人的敏感,更关注生活的细节,更关注情绪的变化。他说,“作家更应该患有忧郁症,而且最好永远都不要治好。”

谈陕籍作家

贾平凹够格拿诺贝尔文学奖

刘墉认为,一个地区的地域特色会影响当地作家的写作风格。上海的弄堂和西北的高原,都孕育出了各自的独有文化,陕北的腰鼓就是只会在宽广开阔的大空间里产生的艺术形式,而王安忆笔下细腻朦胧的上海早晨,也是上海弄堂文化的独特产物。

谈起陕籍作家,刘墉尤其推崇贾平凹,对《白夜》等作品都印象深刻,称“他完全够格拿诺贝尔文学奖”,并笑言,“他们不给评,中国可以自己设一个啊!”

刘墉的作品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写给年轻人的励志作品,这次签售的新书《人生百忌》也是一本写给社会新鲜人的“人生参考书”。

当晚,刘墉还来到西安工程大学进行演讲,跟千余名古城学子分享成长中的诸多经验和感想。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刘墉称贾平凹完全够格拿诺奖 对《白夜》印象深》点评。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刘墉称贾平凹完全够格拿诺奖 对《白夜》印象深》点赞!
图文资讯
余华:整整浪费十年时间
余华:整整浪…
刘墉讲述个人画传背后趣事
刘墉讲述个人…
高满堂:封笔“闯关东”主题
高满堂:封笔…
杭州作家麦家凭借《暗算》问鼎茅盾文学奖
杭州作家麦家…
范晔:《百年孤独》的畅销与我无关
范晔:《百年…
严家炎:金庸小说雅俗共赏,扭转对武侠小说的误读
严家炎:金庸…
焦点新闻专题
新闻资讯
热点人物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