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新闻资讯文化动态

聂华苓回忆群星闪耀的年代

收录时间:2008-9-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点击:617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资讯,敬请点击浏览聂华苓专辑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三生影像》让小说家们怀疑自己虚构小说意义何在。从现在开始,10年内我不能再读传记了,要不然我又写不了小说了。——余华

作家余华在看了著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的回忆录《三生影像》后说:“让小说家们怀疑自己虚构小说意义何在。从现在开始,10年内我不能再读传记了,要不然我又写不了小说了。”小说家说话不免有点儿夸张,但《三生影像》的精彩是毋庸置疑的。

《三生影像》以旧作《三生三世》为底本,内容大幅增加,编排也大加改动,还加上了280多张珍贵的旧照片,更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聂华苓“仿佛活了三辈子”的传奇经历。所谓“三生”是指作者人生经历中的三个阶段:故园(1925~1949)、绿岛小夜曲(1949~1964)、红楼情事(1964~1991)。1925年,聂华苓在汉口出生,从那时起,她就开始了传奇的旅程,辗转于中国内地、台湾和美国三地。其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人惊叹。

1949年,聂华苓和家人去了台湾,被朋友介绍到由胡适和雷震创办的《自由中国》杂志编辑部工作。她说:“那时,我是编委会里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女性,旁听编辑会议上保守派和开明派的辩论以及他们清明的思维方式,是其时最大的乐趣,并不知不觉影响了我一生。”回忆那段时光,聂华苓不禁感慨万千:“我在那里一共11年,我的个性得到了尊重,工作如鱼得水,创作兴趣得以发挥。最重要的是,我在雷震、殷海光、夏道平、戴杜衡等知识分子身上看到了为人的风骨和做人的尊严。半个世纪后,当我在寂静的鹿园写回忆文章时,心中依然充满感动。”特别是雷震先生,身上体现的是“诚、真、敢、厚和倔”,真可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1952年,胡适辞去《自由中国》发行人的名义,剩下雷先生孤军奋战。为了补助《自由中国》的经费,雷先生夫妇卖掉了金山街的大房子。由于杂志代表民众的呼声,众多从大陆到台湾的军人和年轻人常常带稿子亲自来找雷先生,倾诉他们在台湾所遭受的政治迫害,雷震一时间成了“雷青天”。杂志不断发展,而雷先生自己却因此被国民党开除党籍,丢掉了政府官员职务。1960年9月4日,雷震、傅正等人因“叛乱”罪名被捕,《自由中国》遭国民党查封,雷震获刑10年。从此,聂华苓被迫远走他乡。

聂华苓到美国生活后,仍然惦念着台湾的非凡经历。或许是为了让《自由中国》这一传统能继续下去,聂华苓在美国爱荷华,与著名诗人保罗·安格尔共同创办了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每年的9月到12月,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相聚在一起,自由畅谈文化。在这个活动中,聂华苓寻找过诗人艾青,拜访过小说家沈从文,也接待了丁玲、王蒙、白先勇、余光中、茹志鹃、陈映真、柏杨等两岸作家。聂华苓印象最深刻的是1983年来的一批作家:“那年从大陆来的是吴祖光、茹志鹃、王安忆,台湾的有陈映真、七等生和香港的潘耀明,吴祖光诙谐,茹志鹃沉毅,潘耀明宽厚,王安忆敏锐,对人对事都有她独特的见解。她最引人注意,扎两条小辫,明丽、透着点儿腼腆,偶尔冒出一句一针见血的话,多带批判性。七等生风流去了。其他几位常到我家来,谈笑之中皆见性情,甚至透露政治意味。”这一段历史,见证世界作家尤其是两岸作家交流的历史。

聂华苓的这一段回忆不禁使人联想起当年在雷震家聚会的场景。雷先生当年卖掉大房子,搬到郊外居住。在那里,雷先生经常邀请作家朋友们来相聚,聂华苓因此认识了柏杨、林海音、高阳、夏济安等人。后来因为国民党当局的威胁迫害,作家的这种聚会也就烟消云散。而当时这种聚会的精神,却深深地留在聂华苓的心里。聂华苓在美国创办“国际写作计划”,正是那种聚会的精神的自然承接。

聂华苓回忆群星闪耀的年代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聂华苓回忆群星闪耀的年代》点评。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聂华苓回忆群星闪耀的年代》点赞!
图文资讯
茅盾文学奖出品,必属佳品?
茅盾文学奖出…
钱谷融在沪庆九十华诞
钱谷融在沪庆…
陈丹燕与杰夫·戴尔上海书展对谈旅行文学
陈丹燕与杰夫…
何建明《我的天堂》叙述中华民族富国梦
何建明《我的…
东方奇幻,儿童传奇《少年与海》:张炜首试长篇儿童小说
东方奇幻,儿…
艺术市场需营销但并不等于炒作 当好推手不容易
艺术市场需营…
焦点新闻专题
新闻资讯
热点人物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