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新闻资讯作家在线

作家张承志:向常识的求知

收录时间:2010-8-21  来源:张承志 文学报  点击:719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资讯,敬请点击浏览张承志专辑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由于半殖民地和屡战屡败的历史暗示,我们祖国的高等教育,自它呱呱坠地问世近代伊始,就有着殖民地顺奴的遗传、与大中华天朝的‘龙内障’——这些潜在的因素,不仅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品质,也造成了中国人对世界的、知识与常识的不足。”“所谓知识重建,不是从一些真诚的学生,向世态恶俗、向市侩、向体制的异化和投降;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那些决心不侮辱自己的生命、决心做具备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一些人的——追求真理的问题。”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0年毕业典礼上,作家张承志以《向常识的求知》为题所做的演讲,直指当下中国教育及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切中时弊,振聋发聩。本报特约刊发,以飨读者。

作家张承志

徐福生摄

向常识的求知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0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张承志

同学们:

我的母校、北京大学的国家发展研究院邀我来向大家表示祝贺,表示一个校友对毕业生的祝福,这使我感到负担沉重。因为作为一名作家我习惯了书面语,我很怕出现语言的传达问题;而早年的毕业生就好像一个游子,回到母校,人有一种失语的感觉。所以,为大家编几句哪怕简短至极的贺词,于我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许,我只能想象自己在代表一种期望——它属于许许多多的平常人、那些不拥有权力也没有话语可能的人,他们习惯把自己的前途,寄托给自从“五四”以来经常是矫正世道的传奇力量的北京大学。我猜测着他们的期望,我作为他们中的一员,祝贺同学们熬完了冗长的学业、拿到了宝贵的证书、从一所名牌大学获得了毕业。我们祝贺大家自今日起,正式推开了社会的沉重大门,迎着风浪、迷茫和斗争,走上报效养育自己的父母人民的道路。

我还想说,离开学校后你们将面临的一切,并不一定限定在专业的方向、尤其不一定仅仅是经济范畴内的职业——同学们从今天起将直面和投入的,是一段激烈的分化与重建、富裕与危机的历史,是一段可能决定中华大国命运于一瞬的历史。它的内容与蕴含,今日尚不能尽知,唯有在又一个百年之后,才能被人感慨与总结。

所以,大学、哪怕是名牌大学教给你们的知识,不仅远远不够而且面对如上命题,学科知识只是杯水车薪。

前几天在报纸上见过这样一个题目:“我们的大学还缺点什么”。这是一个好问题。如果允许我“村言无忌”插嘴作答,我想说:在我们的大学里(至少文科),那缺的“一点”不是别的,缺少的唯有常识。是的,常识。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聪明大脑里和我们高校的课程与教材中,缺少的东西可以数出两样:真理,以及常识。

在这样一次喜庆的典礼之上,不宜对这一观点展开与举例。唯有一个例子可以一提——那就是五四运动。

九十年前,是我们北京大学的前辈校友,发动了拯救中国的、伟大的“五四运动”,把中国引入了革命的新纪元。但是,包括“五四”的先驱在内,我们早期的校友们没有留意、所以我们也没有从大学里读到、民众中当然更不会普及如下的常识——“五四运动”抗议了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但巴黎和会首先是西方阵营庆祝对奥斯曼帝国五百年征战攻防的胜利的庆功会。由于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中国才最后失尽了屏障。巴黎和会是一次西方阵营瓜分奥斯曼帝国遗产的分赃会,然而五四的先驱们,却缺乏对奥斯曼帝国的、唇亡齿寒的认同感。中国的地位,并非如历史讲义写的在“战胜国”的行列里,而在赃物或猎物的清单中。从一个宏观的视野看,一切原本清晰:中国报名加入的阵营,本来就以吞噬中国为大计。

作家张承志:向常识的求知 共有3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作家张承志:向常识的求知》点评。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作家张承志:向常识的求知》点赞!
图文资讯
杨海蒂:走在天地间
杨海蒂:走在…
莫言出席文艺界迎春大联欢 幽默逗笑全场观众
莫言出席文艺…
石钟山:编剧作家大揭秘,经典军旅剧都出自他手
石钟山:编剧…
王久辛:肉搏的大雨 (长诗)——谨以此诗为彭德怀元帅指挥的“百团大战”铸碑
王久辛:肉搏…
略萨:书写关于祖国的“现实和历史”
略萨:书写关…
刘震云:一辈子就干一件事
刘震云:一辈…
焦点新闻专题
新闻资讯
热点人物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