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新闻资讯文化动态

聂华苓:枝繁叶茂的文学“女主人”

收录时间:2008-8-14  来源:中国网  点击:1226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资讯,敬请点击浏览聂华苓专辑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采访手记

去见聂华苓女士之前,已细读过她的新书《三生影像》(三联书店2008年6月出版)。书中文字与照片将她大半个世纪的人生勾勒出来,有颠沛有安稳,有伤恸亦有欣喜,家国思绪与亲情爱情交织缠绕,跨越万水千山,绵延几十年,传奇般丰富而精彩。"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树叶在爱荷华",她书中写的这四句"序"或许最能概括她的人生。

采访约在清华大学一栋宁静、别致的二层小楼。当天暑热袭人,我额上带着汗径直上二楼,门开处是聂华苓热情和善的笑容,室内无日晒,一下子凉爽起来。

她前一天从美国抵京,时差尚未调整好,但看上去神采奕奕。黑眼影,瘦削的身材,黑地白花连衣裙,加上不时发出的爽朗笑声,实在不像八十几岁的人。

她很健谈,反应敏锐。说起前尘往事,那些消散在时光中的故人,特别是聊到由她1967年发起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谈及她的paulengle,目光中就满是激情和温暖。她的故事太多,多到不仅一下午的采访无法尽述,怕是厚厚一本《三生影像》也写不完。

采访过后的星期六,聂华苓在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见到十几位曾参加"国际写作计划"的作家,邵燕祥、莫言、李锐来了,苏童、毕飞宇和迟子建坐了一夜火车也赶来了,为的是给她一个惊喜。他们都曾领略爱荷华的美丽风景,品尝过聂华苓的丰盛家宴,近距离感受到这位至情至性女子的人格魅力。那些年,在爱荷华窗外看得到青山和小鹿的家里,聂华苓就这样做着迎来送往的文学"女主人"。

“国际写作计划”是一颗硕果

记得在1980年代,有一次董秀玉跟我女儿蓝蓝说,你妈妈应该写一本自传。那时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写自传还不是时候。那些年,回到内地我是海外华人,在台湾我是外省人,在爱荷华我是中国人,我到底是哪里人?连自己也搞不清楚。

2003年,我把一生的记忆一篇一篇写出来,就是《三生三世》,写完之后我突然发现了答案,知道自己在哪里。这是我对自己人生记忆的总结,也是对我经历的20世纪的总结。隔了几年,我在《三生三世》基础上又补写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文章,这些文章融在全书的每个部分,另外我还选了284张老照片,一一写了图注,并非简单的"某年某月摄于哪里"之类,虽然我尽可能写得简洁,但仍然包含很多信息。这些内容就构成了《三生影像》。

我在书里写"我是一棵树",我和engle做的"国际写作计划"就是我的果实。从当年我在爱荷华河上那艘小船上产生这个想法到现在,已有一千二百多位来自全世界的作家到爱荷华参与这个计划,其中包括一百多位华人作家(记者注:包括内地、台湾、香港及其他海外华人作家)。

1964年,我受engle邀请去爱荷华参加他主持的"作家工作坊"。在那里,我的身份是个外国作家,此外还有几位印度、阿富汗和菲律宾的作家。那时我就觉得虽然我们都是从事文学创作,但跟美国作家还是很不同。于是我就想创立一个特别计划,邀请美国之外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家前来交流、创作。这些作家来自伊朗、印度、日本、南非等亚非国家,也有捷克、波兰等东欧国家的,还有(前)苏联的。爱尔兰的希尼、土耳其的帕慕克、日本的吉增刚造、波兰的米沃什等,都来过爱荷华。

聂华苓:枝繁叶茂的文学“女主人” 共有5页,您还有4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5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聂华苓:枝繁叶茂的文学“女主人”》点评。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聂华苓:枝繁叶茂的文学“女主人”》点赞!
图文资讯
吉狄马加:玛拉沁夫的文学创作及其历史性影响
吉狄马加:玛…
摆渡经典入瀚史——对话《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
摆渡经典入瀚…
郭宏安、郑克鲁共同获得“傅雷翻译出版奖”
郭宏安、郑克…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新闻发布会实录
2012年诺…
毕加索、爱因斯坦 艺术与科学的神交
毕加索、爱因…
《我是歌手》回应“托儿”质疑:有人在黑我们
《我是歌手》…
焦点新闻专题
新闻资讯
热点人物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