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新闻资讯文化动态

当年明月——历史可以写得更好看

收录时间:2007-12-19  来源:胡畔 袁新文 人民日报  点击:774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资讯,敬请点击浏览当年明月专辑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历史可以写得更好看

当年明月近影

“姓名:朱元璋;学历:无文凭;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这是近来被无数读者网上网下热捧的通俗图书《明朝那些事儿》中的文字。

随着这本书的热销,许多人对书的作者当年明月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些网友四处打探,但收获甚微,当年明月似乎有意躲避着公众的视线。

12月13日,在北京建国门附近的一栋办公楼里,面对几经周折找上门来的记者,当年明月才吞吞吐吐地透露了一点他的身世:本名石悦,湖北人,今年28岁,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地方当公务员,现被抽调到北京某国家机关工作。自2006年开始,陆续在网络上发表《明朝那些事儿》。

“记者同志,千万不要说出我所在的单位,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工作、读书、写书。”他一再嘱咐。

读过6000多万字的典籍

“我写的90%都是真实的历史”

年纪轻轻,又不是文学或历史系“科班”出身,却俨然一位历史学家,前朝往事,娓娓道来。许多人为之叫好,也有人质疑他所写的历史的真实性。

“我写的90%都是真实的历史。有很多人说我写的是野史,我保证绝对是正史,而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明明是一本正史,却让人有野史的感觉。”当年明月说,他的历史知识,都是从5岁那年爸爸给他买的一本《上下五千年》开始积累的,前前后后通读了7遍,这也养成了他日后读历史书籍的习惯。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到《明实录》、《清实录》,他总共读过6000多万字的历史典籍。

“我读了15年历史,所以我能写出来。”当年明月说,他每天都要花四五个小时潜心读史,包括收集资料,看历史原著。为了写作,他常常查阅《明实录》,一看就是一夜。

在他看来,要将思想、文化深入浅出地传播出去,绝非易事。它的背后,需要“台下十年功”的学术支撑以及大量史料的积累。

“历史的根本是人”

成功秘诀在于“人性+故事”

易中天《品三国》的火爆,昭显了通俗解读历史在当下的吸引力,那些古老的历史,仿佛不再枯燥无味。当年明月对此有自己的见解:“通俗历史热是假象,人们只是喜欢精彩故事。”

要把历史写成趣味十足的故事,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横看成岭侧成峰”,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的笔法显得鲜灵,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充满活力,事件也是跌宕起伏,让许多人拍案叫好,欲罢不能。

在他看来,这是源于自己坚持“以人性写历史的原则”:历史的根本是人。历史人物是人,而事实上我们很多作者没把他们当过人。比如张居正是好人,严嵩是坏人,好人从来没有干过坏事,坏人从来没有干过好事,“就是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许多历史书籍难以亲近。”

当年明月——历史可以写得更好看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当年明月——历史可以写得更好看》点评。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当年明月——历史可以写得更好看》点赞!
图文资讯
周作人手稿以184万拍出 后人周吉宜等要求返还
周作人手稿以…
赛珍珠故居修复一新对外开放 曾在此写出处女作
赛珍珠故居修…
学者资中筠:西学中源说我们都不相信
学者资中筠:…
“一只绣花鞋”作者捐手稿 张宝瑞:手稿埋地下保存
“一只绣花鞋…
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年内开建 含出土文物馆、大运河
隋炀帝墓遗址…
93岁诗人郑敏忧心中国文学:束缚多 像一座庙
93岁诗人郑…
焦点新闻专题
新闻资讯
热点人物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