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1日《新京报》报道,《狼图腾》作者姜戎被指“谎话连篇”,外号“白眼狼”;2008年4月18日,与姜戎一同在内蒙古插队的近20名知青自发组织了一场研讨会,从学术角度对《狼图腾》进行了批判,认为“狼图腾”是伪文化,不符合事实。
针对以上关于《狼图腾》的故事造假和文化造假的争议,《狼图腾》一书作者姜戎4月23日主动与记者取得联系,接受采访,作为他在全国范围内对争议事件的首次回应。
姜戎有话要说
“书的内容完全是依据我11年的草原牧区的生活经历所写,绝不存在造假之说,最近媒体关于我的作品所提出的质疑和抨击,就像近期发生的西方媒体对中国西藏问题的宣传一样,是片面的、不实的。”姜戎对记者说。
姜戎告诉记者,当日恰好他插队所在的锡盟东乌旗满都宝利格镇的9位牧民来北京办事,他们一起很愉快地谈了一下午,牧民中间有该镇党委书记呼日查,以及姜戎当时所在的陶斯队的嘎查长额日登白依拉等。
“他们都认为《狼图腾》这本书写得非常感人,所有的故事是真实的。因为《狼图腾》的蒙文版已出版两年了,许多牧民都非常喜欢看。对于狼,并不是有些反对者所说的‘恨之入骨'、‘深恶痛绝',狼在生态保护上是主力,是平衡草原各种关系的重要动物,某些人的说法是歪曲事实。”姜戎说。
“这几位牧民尤其提到,蒙古人认为狼是‘天狗'(腾格脑亥),‘天狗'是天生保护草原的。牧民死了以后尸体要放到草原上进行天葬,主要就是‘天狗'来处理。3天以后如果发现处理掉了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就说明‘升天'了;假如3天没有被处理掉,就说明灵魂没有升上天。”
“有学者说,一般人死了以后都喂老鹰和别的动物了,牧民们不赞同。”姜戎说,“我在草原上生活了11年,我是知道的,老鹰3天处理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只有狼才能办到,也只有狼才能把骨头处理掉,天葬表明的就是一种对狼(天狗)崇拜的延续,怎么会没有狼图腾呢?”
姜戎提到,《狼图腾》的故事都是真实的,是由几个小故事组成的大故事,这在小说的写法上也是允许的。“我可以肯定地说,所有的素材都是真实的,所有的细节都是有出处的,(内容)有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的是亲自调查以后获得的(故事)。”
姜戎说,他对所插队的内蒙古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所写作品的内容也会对内蒙古的人民产生重大影响,他要坚定地捍卫蒙古族古老的、优秀的文化,决不妥协。
“评判这本书是不是故事造假和文化造假最权威的不应该是知青,而应当是当地的牧民。一些知青不了解当地的情况,他们是有目的、有立场的,甚至于在理解上有问题。他们可以不相信姜戎,但不可以不相信牧民,我在牧区生活了这么多年,也养过狼,狼的故事写不完,何必编造假故事?在草原上,我深深地受到了狼图腾精神的洗礼,狼图腾几千年来始终是蒙古族人民的民族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