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新闻资讯作家在线

关仁山:文学的高地

收录时间:2014-11-3  来源:中国作家网关仁山  点击:255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资讯,敬请点击浏览关仁山专辑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时光匆匆流逝,很难有空翻翻自己过去的作品。真是没有时间?恐怕不是,怕是引发回头一望的伤感。有的朋友把创作看成是生命的流淌和保存,我缺少这样的自信。在我目前关注现实的创作中,也常常被一些过去的事情和创作激励着。还能写下去,这种情感和力量源于何处?我终于在重新翻阅短篇小说《苦雪》中找到一点安慰。

《苦雪》这篇小说,这么多年过去,居然还能读,首先让我想到刊发它的《人民文学》杂志,同时还让我想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帮助我的编辑和作家。65年了,《人民文学》杂志越办越好,成为全国最好的发表作品的平台之一,获得上是文学的高地。

说到我与《人民文学》的缘分,必须提到管桦老师。因为管桦老师是我与《人民文学》杂志的“媒人”。我与管桦老师是同乡,唐山人。很早就仰慕管老,他作词的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一直爱唱。还有那篇入选课本的《小英雄雨来》和打动我的中篇小说《辛俊地》。1990年,我第一次见到管桦老师,就被老人身上的艺术气息吸引。我见到管老那年,27岁的我当时在写通俗文学,他开导我说,你长得像年轻时的浩然,你应该走进生活,写出真正的有艺术品位的小说。我说在办公室工作没生活,他就亲自找我老家的县委书记,让我到渔村挂职深入生活,所以才有了我的创作转型。管老与他的儿子鲍河杨对我创作上的帮助很大,鲍河杨给我讲小说语言,讲尼采的哲学,我很快写出短篇小说《苦雪》,管老看后说:“小说品质不错,推荐给《人民文学》吧。”他就把小说推荐给《人民文学》杂志的王扶、崔道怡老师,小说很快发表了,这是我“雪莲湾风情”系列小说的第一篇。崔道怡和王扶老师都非常敬重管老,他的身上有文人风骨,有质朴、真诚和浪漫的艺术气息,有博大的情怀,管老去世这么多年,我每到清明节都要去墓地祭奠。管老画竹子,造诣很深,我们曾一起作画。我们还合作过一幅画,至今我一直珍藏着。

短篇小说《苦雪》被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广播部改编录制成了广播剧《喊海》,获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还有一个短篇小说《醉鼓》被改编成话剧《鼓王》,在北京人艺剧场上演,同时被北京一家影视公司改编成了电视连续剧。这两个短篇小说作品是几年前的,我自己都已忘记了。特别是《苦雪》这篇小说,发表于1991年第二期《人民文学》,后被收入年选本,译成英、法、日文字,同年获得《人民文学》优秀小说奖,3年后又获《人民文学》“昌达杯”90年代新人新作奖。

《苦雪》只是个7000多字的短篇小说,对于我却有着值得珍视的意义。因为它首发在《人民文学》杂志。在写这篇小说之前,我是《人民文学》的订户,喜欢这本杂志,在阅读中很快找到了对《苦雪》这类题材的言说方式。于是,我在冬雪天,来到渤海湾渔村,面对苍凉的白雪覆盖的大冰海,躲在村委会办公室烤着火盆子,写完了《苦雪》。我真的很惊喜,也很感激当时未曾谋面就帮助过我的王扶和崔道怡老师。后来,崔道怡老师在一篇题为《又一个海的歌者》的文章中说,“《苦雪》并无俗气,却有‘大家’风范;其语言锤炬、结构经营、氛围渲染、题旨钩沉,都已颇见功夫,达到了一定品位。《苦雪》事件单纯精细,情节没有曲折跌宕,笔墨还是主要用在刻画人物和心态上。而其主旨,却是大到关乎人类共同长远利害,因此在1991年数万短篇中,它成为引起海外关注的佳作之一”(载《小说月报》1992年第10期)。《人民文学》杂志的老主编程树榛也非常关心我的创作,我感觉这里老师们非常敬业,对作者负责,不仅发稿,还能有非常务实的交流,使我明白小说既是来自现实,也应该走进心灵;小说在本质上有着极大的虚构成分,所以我们真实有力的叙事才更为重要。《苦雪》发出当年,《人民文学》又接连发表了我的中篇报告文学《播火者》和中篇小说《蓝脉》。

关仁山:文学的高地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关仁山:文学的高地》点评。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关仁山:文学的高地》点赞!
图文资讯
张大春:我为李白“代笔” 新作还原千古诗仙
张大春:我为…
刘诚访谈录:重返天堂之门
刘诚访谈录:…
杨海蒂:走在天地间
杨海蒂:走在…
学者:莫言的诺奖致词直接受聊斋故事影响
学者:莫言的…
野夫:《1980年代的爱情》属于还债式写作
野夫:《19…
梁晓声:让人拥有良好精神故乡是作家肩负的责任
梁晓声:让人…
焦点新闻专题
新闻资讯
热点人物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