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新闻资讯文化动态

学者资中筠:西学中源说我们都不相信

收录时间:2014-1-20  来源:新京报  点击:549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资讯,敬请点击浏览资中筠专辑
联盟网站www.ilf.cn低价转让,现寻求合作伙伴。有意者,请联系群主夏津——QQ:504582083,手机:13801035796。

学者资中筠:西学中源说我们都不相信

资中筠在首发现场。

“上个月27日,是陈乐民去世5周年的忌日。孔子讲,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时光过得非常快,有些东西过去了,有些思想可以留下。”上周六在《陈乐民文集》首发式上,资中筠引用孔子的话表达对亡夫的思念。

由三联书店推出的陈乐民作品集分为文集、专著两个部分共计9册,率先出版的是文集中的《在中西之间》,该书是作者的自述与回忆。在陈乐民2004年为本书写的题记里面,他说“昨夜星辰昨夜风,过去的都过去了。幸好有些值得一记的东西,还可以在记忆中寻觅到……”他自己说,这本不算厚的书里,写的是自己人生的三段时光:大学毕业前读书;青年和中年当“民间外交”的国家“小公务员”和进入老年,此外他还加入了在国外的片段和回忆。

首发式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说:“现在我有一点担心,我觉得我们现在包括很多年轻学生,就觉得现在是中国创造历史、创造新时代的时候了,对于很多异族的,他国的,包括西方明显比我们进步发达的东西是不屑一顾,甚至是采取一种非常让人担心的态度。”

王逸舟是在发言时回顾陈乐民的思想时提到的这个问题。他称在陈乐民的作品和平常言谈中,对中西之别有很多精彩的、不同于时下的看法。“他当然看得很清楚,就是‘中’和‘西’有什么不同。陈先生特别反对把中国所谓的国学,或者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儒家看成和西方完全对立或者是能够简单的取代的东西,他强调‘中’和‘西’实际上是通的,中西之别很多时候是人为的。”王逸舟认为,陈乐民和冯友兰都能既看到中学的优秀独到之处,也能看到中学和西学间的内在可沟通性。接着他就提出了自己的担心,他担心现在年轻学生对西方的东西不屑一顾,“陈先生是非常温润、非常冷静地来看待中西之别。”

除了对今天的年轻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王逸舟也评价了今天的老师。“我们现在当老师,说起来也是为人师表,其实真的是惭愧,很多是工匠式的、机械式的,教学大纲式的去灌输。”他很怀念当年陈乐民大儒一样的丰富精神。“对于学生,今天的年轻人,我想到他们可能也有些可怜,就是今天他们很难有那种机会,像当年我们那样跟陈先生在一起。”

回忆陈乐民

王逸舟:在陈先生家得到精神慰藉

我是在90年代初期国际关系禁止探讨的时候,被迫地去学习和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我那个时候感觉冷暖两重天。书记说你不能写东西了,你只能是翻译。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讲,唯一让我感觉温暖的就是到陈先生家去。我记得在那个胡同里面,陈先生、资先生我们几个人,包括其他几个朋友,我们是常客,经常蹭饭的。但是我觉得蹭个饭,吃个面条是次要的,就是你感到精神上的慰藉。特殊的寒冷之后,年轻的学者渴望思想之光,渴望人生下一段的灯塔的时候,陈先生、资先生家里的氛围真的是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我觉得陈先生是这样,你平常看上去他是那种特别疾恶如仇,但是他对于我们这样很困惑的年轻人,他是充满了热情,而且是充满了沟通的心。现在过了20年,我也快小60了,但是我觉得人生最温暖的就是九二、九三、九四那几年,去陈先生家,去资老师家。那个故事是最有温度的,最寒冷的时候,他带来了思想,带来了知识。

学者资中筠:西学中源说我们都不相信 共有3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学者资中筠:西学中源说我们都不相信》点评。
 ※ 新闻没意思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学者资中筠:西学中源说我们都不相信》点赞!
图文资讯
“一只绣花鞋”作者捐手稿 张宝瑞:手稿埋地下保存
“一只绣花鞋…
隋炀帝墓遗址公园年内开建 含出土文物馆、大运河
隋炀帝墓遗址…
93岁诗人郑敏忧心中国文学:束缚多 像一座庙
93岁诗人郑…
重新开启平凡的世界——讲述《路遥传》背后的故事
重新开启平凡…
15岁的“御姐”挑战言情小说大赛
15岁的“御…
当代社会充斥着浮躁和忙乱 脱贫速度大于脱愚
当代社会充斥…
焦点新闻专题
新闻资讯
热点人物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