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专题]左传研究
文章数:24 浏览:2398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机构合作
百度分享
左传研究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左传研究专题。收录与左传研究有关的史料文章,汇集左传研究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注重内容的资料性、全面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方便研究者检索和使用。
2009年两岸四地“《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09年两…
《左传今注》
《左传今注》…
 ※ 沈玉成先生《左传译文》质疑 (庄建东,2012-1-1,909)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面世不久,沈玉成先生的《左传译文》(中华书局1980年版)便出版了。二书相辅相成,诚如沈先生所说:“读者在阅读注文以外再参考译文,对理...

 ※ 《春秋穀梁传注疏》引书考论 (文廷海,2006-4-9,1538)

摘要:《春秋穀梁传注疏》引书八十余种,颇为繁富,其中原书大部分已失传,赖《春秋穀梁传注疏》保存一二,故其保存文献之功极大。《春秋穀梁传注疏》引书也极有特点,如三...

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国学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大学文学院、国学网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09年两岸四地‘《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学术研讨会”于...

 ※ [图]《左传今注》 (2012-6-15,818)

凤凰版文史类作 者:(春秋)左丘明著,李梦生注出版时间:2008年12月出版开 本:16开字 数:700千字定 价:88.00元标准书号:ISBN978-7-80729-213-5《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或《左...

:20世纪初期,“古史辨”派在学术界发起并主导了一场关于《春秋》问题的讨论。在当时社会反封建思潮的鼓动下,“古史辨”派继承并发挥了传统今文经学家的怀疑精神和古文经学家的“六经皆史”说,最终得出“孔子不作《...

钱钟书《左传》诗史文学性钱钟书先生在其《管锥编》中侧重挖掘《左传》的文学价值,本文旨在对其研究中关于“史”与“诗”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论内涵进行阐释,着重探讨《左传》对后世文学理论,尤其是诗歌...


 ※ 《左传》成书下限最晚在公元前392年考证 (刘丽文,2011-12-17,1367)

关于《左传》的成书年代,目前学术界对其上限是公元前403年已几乎没有疑义,因为《左传》中有关于三家分晋尤其是魏将成为诸侯并强大预言。其下限,被较多人认可的是在田氏代齐即公元前386年之前(田氏代齐时间,本文依据的是...

 ※ 百年“春秋笔法”研究述评 (肖锋,2011-12-17,2963)

“春秋笔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指孔子修订《春秋》诸如“笔则笔,削则削”(《史记?孔子世家》)、“以一字为褒贬”(杜预《春秋左传序》)、“直书”、“微言”等相关书写原则,广义上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它亦可...

 ※ 《左传》笺释 (苏芃,2011-12-20,2602)

立而奉之 《左传·隐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 杜预注曰:“隐公追成父志,为桓公尚少,是以立为太子,帅国人奉之。为经元年春不书即...

 ※ 从《四库全书总目》看清初的《左传》研究 (张玉春,2011-12-20,1861)

清初到乾隆朝为止的《左传》研究著作,《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收录在“春秋类四”和“春秋类存目二”中。《总目》作为一部目录学巨著,本身具有学术史的性质,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同时,《总目》也在总序、...

在迄今的乾嘉学术研究中,对常州庄氏学术的研究,尚是一个薄弱环节。清中叶的常州庄氏学,起于庄存与,中经其侄述祖传衍,至存与外孙刘逢禄、宋翔风而始显。晚近学者论常州庄氏学之渊源,往往着眼于社会危机或权臣和坤之乱政,较少...

 ※ 《春秋左传注》勘误四则 (张淑一,2011-12-20,951)

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的巨大学术成就为学界所公认,然知者千虑,亦难免有失,此书虽已有中华书局1990年修订本,但注文中仍存少许瑕疵,现披拾四则如下:1,《左传》桓公二年:“师服日:‘异哉,君之名子也!……嘉藕...


 ※ 从清儒的臧否中看《左传》杜注 (刘家和,2011-12-20,3479)

《左传》按中国传统的说法,是一部儒家的经书;按现在的说法,也不失为中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以至世界史学史和文学史中的一部分古典名著(classics)。《左传》一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也具有多方面的学...

 ※ 读段熙仲遗著《春秋公羊学讲疏》 (汤大民,2011-12-20,1432)

原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文学院)教授段熙仲(1897—1987)先生的遗著——《春秋公羊学讲疏》(下简作《讲疏》)已由鲁同群等点校,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遗著以畅达的文言写成,洋洋56万言,以广阔的历史视野、求真...

 ※ 读《左氏会笺》有感 (黄剑华,2011-12-20,678)

《左氏会笺》[日]竹添光鸿著巴蜀书社出版 读书与治学,始终是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倒不仅仅是因为与学者们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更主要的还在于体现了一种生活情怀,一种精神与学术追求的乐趣,所以古人常有好读书者其乐...

日本汉学家竹添光鸿所作《左传会笺》,经于景祥与柳海松整理,由辽海出版社影印出版。《左传会笺》汇集了许多著名的《左传》注本,有重要的版本学价值。竹添光鸿的《左传会笺》采用的底本是日本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本子——金泽文...

 ※ 《左传》赋诗研究百年述评 (毛振华,2011-12-17,1994)

《汉书·艺文志》云:“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朝聘会盟、应对酬酢每每赋诗明志。《左传》记载赋诗达68篇次之多,这一现象在中国...

 ※ 《左 传》 (陈继征,2011-9-7,1536)

四 《左 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的散文典范。《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它之被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据《汉书》所记,始于汉哀帝时的刘歆。按儒家经学传统,先师所...


 ※ 《左传》 (顾建华,2011-9-4,617)

【《左传》】 记载中国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史书。多用事实解释《春秋》,是儒家主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当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所作。据杨伯峻考证,大约作于公元...

 ※ 中国历代禁书之《春秋》题解 (2011-5-18,1246)

《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五经”或“六经”之一,其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据《孟子·滕文公》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杀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就是说,孔子是有感于人心不古,世衰道微而...

 ※ 中国历代禁书之《左传》题解 (2011-5-18,1961)

《左传》,亦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书名的不同,实际上反映了古人对这部书的不同看法。根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的记载,这部书原名《左氏春秋》,意思是一位姓左的人写的“春秋”。“春秋”在当时是史书的通称。称...

 ※ 不祧之大宗——《左传》 (徐亮,2010-5-21,1455)

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言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史通》 左丘明,复姓左丘,单字明,据说是公元前6到前5世纪鲁国的盲史官,与孔子同一时代。...

 ※ 《尚书》《春秋》《国语》《战国策》 (王从仁,2008-11-24,4127)

先秦历史著作的形成,有一个演变过程。早期的《尚书》,除假托的部分,完全是史官所保存的文件的汇编;《春秋》虽相传经过孔子的删定,但仍然保持着史官记录的体式。战国初形成的《左传》、《国语》也利用了大量史官记录,但已经不...

 ※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聂石樵,2004-10-3,14826)

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 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左传》、...


24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名家专辑
最新推荐文章
暂时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