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是孔夫子的一句名言,曾经有人提出应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夫子有没有这么民主 ,把老百姓同意不同意赞成...
▲胡适跋语 ▲旧抄本《孟子私淑录》之卷首 是书作者戴震为清代乾嘉间朴学大师,皖派代表人物,原字慎修,号杲溪,因其师江永亦字慎修,故避师讳改字东原。其毕生所学精博庞杂,兼及音韵、训诂、天文及策算等,所著亦富,合三十余种...
著 者:哲学类 幺峻洲编出版时间:2009年10月出版开 本:32开 平装出 版 社:齐鲁书社I S B N:978-7-5333-2284-7定 价:¥36.00元本书分为索引和正文两个部分,索引部分又分笔画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重视“仁”、“义”互文的原因进行了浅显分析。互文,也称“互文见义”、“互辞”、“互其文”、“互文言”等,是一种参互见义的修辞方法。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出现,在《诗经》...
以现代的传播学理论阐释古老的文化典籍《孟子》,这是传播学中国化的一种探索,也是论者为传统文化复兴献上的一炷心香。论文先阐述孟子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的传播艺术,复梳理孟子关于传者修养的论述,继而简述孟子...
一、引言 有关黄宗羲(梨洲,1610-1695)心学思想源自王守仁(阳明,1472-1529)与刘宗周(蕺山,1578-1645)的事实,学者多能言之。至於二人对宗羲思想影响的具体情况,刘述先教授曾就宗羲的著作,尤其...
孟子的井田说和分工论,在先秦经济思想史上,是最引人注目的。因此,近世之治先秦经济史者无不加以评说。许多人认为,井田之说是空想的乌托邦,是托古改制;分工论则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压迫剥削辩解。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我认为...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在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如是说。 在比绝望更绝望的虚妄境地,仍然乐观地相信希望永存的人无疑是一个生命意志极顽强的人,一个做事固执的令人敬畏的人,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理想主义者。生活于...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经学的式微,诸子学勃兴,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孟子》得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研究,文学研究是其中之一。纵观百年《孟子》文学研究,有创获亦有缺憾。就散文艺术而言,百年中研究者主要从《孟子》散文的语...
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是一部名著,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该书批判地吸收了古代学者研究的精华,又充分地体现了作者自己的科学创见,注解精确允当,译文明白流畅,既为一般读者阅读古书开路,又为专业人员研究古籍搭桥。其裨益学界沾...
1967年.英国著名的汉学家葛瑞汉(Graham.A.C.)在《清华中国研究杂志》上发表《孟子人性理论的背景》一文.考察了中国古代文献中'性'的概念,解释了孟子所面对的'人性'问题。此文发表后,引发了近二十多年来西...
孟子、荀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孟子》、《荀子》二书是《论语》之外的重要儒家著述。历来孟、荀并称,《史记》也合孟、荀为一传。宋代以后,《孟子》列为“经书”,影响大过《荀子》。然而从文学的角度看来,《孟子》、《荀子...
【《孟子》】 战国时代孟子的言论汇编。《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每篇分上下,以开头数字作篇名。司马迁认为《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共同编纂而成的。...
《孟子》是记述孟轲言行以及他和当时门人或弟子互相问答的书。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大概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他“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曾周游列国,到过齐国、腾国、宋国等,极力说服诸...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镵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首先要知道,这些诗说是《六艺略》中的诗说,不是《诗赋略》中的诗说。因为是《六艺略》中的诗说,所以势所不免要涂上一些儒家的思想。说得明白一些,就是用封建的儒家思想来说诗,而不是从文学的或历史的观点来说诗。其次...
《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我国古代说理文体制的 逐步形成,跟百家争鸣以及诸子散文的出现和发展相一致。《论语》创立的语录 体,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对话式论辩文。《庄子》丰 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