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作,“多以男女遇合寄托君臣”(陈沆《诗比兴笺》卷四),恋爱不过是表面文章,也可以说是一种烟幕;另外一些则大约是真写恋爱的——一个没有深入恋爱过...
李商隐在开成五年九月到会昌元年正月这四五个月时间中,究竟存不存在冯浩、张采田所考证的“江乡之游”,我已先后写过两篇考辨文章(《李商隐开成末南游江乡说再辨正》,载...
2011年7月18日至21日,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在山东烟台鲁东大学召开。研究会会长、上海大学董乃斌教授,副会长兼秘书长、广西师范大学张明非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三十余位学者教授莅会。年会收到论文二十余篇,本...
凤凰版文学类作 者:周建国编选出版时间:2007年9月出版开 本:大32开字 数:200千字定 价:19.50元标准书号:ISBN978-7-80729-114-5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自宋以降,崇唐宗唐之风成为诗坛审美取向的主流,对唐代主要诗家的研究也随之逐步深入,而李商隐研究却相对冷落。明中期以后,诗坛受七子诗学理论牢笼,创作上取向盛唐而排斥中晚唐以后诗,以致模拟之风盛行。万历初,以袁宏道为代...
现代阐释学致力于理解,尤其是对文本理解的研究。文学阐释学认为,文本总是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性,故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解读。roman ingarden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层次的图式结构。因为:诗歌语言本...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伟大作家行列中,李商隐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富艺术独创性的大诗人之一,在无人企及的唐诗国中,他既代表晚唐,又超越晚唐。但长期以来,李商隐及其作品都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从李商隐去世...
学术贵在原创,王蒙的李商隐研究具有许多原创点。本文从三个方面,选择其六个问题加以论述。王蒙曾呼吁过“作家要学者化”,得到许多作家和学者的支持。这不仅是王蒙自身创作生涯的经验,亦总结了我国古代及现代名家创作和学术一体...
在唐诗学的研究中,对于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研究成就突出。李商隐诗歌研究,截至目前为止,从生平事迹考订,到作品整理校注和思想艺术成就探讨,已取得许多重大的甚至是带有总结性的成果,并在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课题,在唐代...
在济慈与李商隐诗歌创作中有个共同的趣味:对纯粹美的追求中融合着难以排遣的忧伤与细腻的个人情感。他们的诗歌充满了审美情调与感官意象,表现出显著个人特色的高度感受能力。济慈的颂诗是他最成熟的作品,代表了他诗歌上的最高成...
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些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诗句;然而,他的许多诗作,又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出了名的晦涩难解、朦胧多意。正如清人王士禛所云'一篇《锦瑟》解人难',《锦瑟》被梁启超称作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诗',却始终难以...
刘学锴、余恕诚先生是较早致力于李商隐研究并取得突出成果的著名专家,其新近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李商隐文编年校注》(下文简称《校注》),以求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樊南文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研究,在李商隐研究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
米彦青著《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不但采用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史”的叙事模式,成为李商隐研究史上作断代研究的第一部力作。米著最为引人注目之处,是从“接受者”的角度审视阐释清人对李商隐的审美...
五七言诗作风的别辟一奇境──诗人的两大派别──白居易与温、李──温、李的作风为五代宋词的先驱──温李与张籍──李商隐的生平──他的《无题诗》──温庭筠风格的绮靡...
唐代诗歌经过盛唐和中唐充分开拓后已难乎为继,晚唐一般诗人的作品创造性不大,题材、境界较为狭小。但也有一二例外,这便是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李商隐,他在中唐已经开始上升的爱情与绮艳题材、在向心灵世界深入等方面...
中唐后期以来的诗歌走向 诗歌情调的幽美朦胧与亲切可感 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及其成因 李商隐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多方面成就。名篇如《有感二首》(五排)典重沉郁;《韩碑》(七古)雄健高古;《筹笔驿》(七律)笔势顿挫;《骄儿...
凄艳浑融风格的分析 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的比较 李商隐与阮籍的比较 李商隐与李贺的比较 李商隐与杜甫的比较 李商隐是一位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由于时代的衰颓和晚唐绮靡繁艳的审美趣味的影响,其时像盛唐那种饱满健举、...
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沈德潜《唐诗别载集》 春天的洛阳,熏风醉人,百花盛开,到处是一派蓬勃的生机。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李商隐发现在堂兄李让山的邻居家有一个非常清新纯洁的少女——柳...
“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两人辞、调、意俱不同,各有至处。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这是清康熙时诗人吴江叶燮的话,见于他所著《原诗》。他对李商隐的七绝评价如此之高,大可注...
南朝宫体诗绮丽的辞藻,到盛唐时,已被摈斥在诗坛之外。王、孟的诗,固然清淡;即使李、杜、高、岑,也绝不堆垛秾艳的字面。从此以后,诗家一味祟尚清淡,到了郊、岛,已清淡到质朴无华的古拙境界,不免有人感到枯瘁。物极必反,首...
温庭筠与李商隐同时代,诗人号为“温李”,也使得后人多注意“温李”这一称号的含义,对他们二人的诗歌创作进行比较。八十年代以前本世纪较早对“温李”并称发表意见的有玄修,他在《说李商隐》中谓世人将“温李”“相提并论,皆非...
和诗文研究一样,本世纪李商隐作品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学界对李商隐诗集新的整理。1985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叶葱奇疏注的《李商隐诗集疏注》,这是本世纪大陆出版的第一部李商隐诗的新...
李义山诗中有一些论诗之作,而且他的创作中也体现出比较鲜明的创作观,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义山文艺观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早在三十年代,张振佩在其《李义山评传》“章十一”中就从四个方面初步论述了“义山的文学意见”:义...
李商隐的文尤其是骈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是研究者却不多,本世纪对樊南文研究的单篇论文主要有:董乃斌的《论樊南文》、《李商隐散文简论》、吴在庆的《樊南四六刍议》等。其中,董乃斌《论樊南文》是本世纪较早对李商隐文...
无题诗是李商隐诗歌中及其重要的部分,不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一直是学界热衷探讨的课题。本文下面将在参考陈冠明的《李商隐的无题诗和锦瑟诗》和刘学锴的《李商隐无题诗研究综述》等文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对本世纪学...
八十年代以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界虽然也涉及到义山诗的艺术渊源和影响,但并无专文探讨之,大多比较简略。如,张振佩的《李义山评传》就指出了义山诗的历史根源:“盛唐融合南北文学而成的诗,是初盛之变,而韩白等又为盛唐...
诗歌题材研究本世纪尤其是五十年代以后,学界对李商隐诗歌的题材和体裁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李商隐诗歌题材的研究而言,主要成果有:刘开扬的《关于李商隐的爱情诗》、《关于李商隐的政治诗》、马茂元的《李商隐和他的...
本世纪上半叶此时学界对义山诗风格和创作成就的品评大多比较简略,但也不乏珠玑之论。如沈茂彰的《玉溪生诗管窥》谓义山诗“作风能独开一派,其最著者,典丽、奇炼、幽深、微婉、纤巧,五者是也。” 何蟠飞的《李义山诗的作风》...
生年对于李商隐的生年,前人有三种意见,冯浩主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说,张采田主元和七年(公元812年)说,钱振伦主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本世纪学界则在此三说的基础上,又提出几种说法:(1)元和八年说。岑仲...
唐代诗歌经过盛唐和中唐充分开拓后已难乎为继,晚唐一般诗人的作品创造性不大,题材、境界较为狭小。但也有一二例外,这便是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李商隐,他在中唐已经开始上升的爱情与绮艳题材、在向心灵世界深入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