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长风的新文学史研究 1949年后,“南来”的文人、学者在香港,像曹聚仁说的“不必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活下去”,是一种事实:由于香港夹在两个政权之间,反而形成了...
如果依了“香港是文化沙漠”的偏见,香港的文学批评自然是不值一谈。因为我们通常说的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习惯而延续的社会共同经验。它是人类智慧的标帜。连...
1999年,在九龙召开的香港传记文学研讨会上,当我读到寒山碧的长篇论文《六七十年代香港传记文学的发展特色及其影响》时,我曾当面建议他在此基础上写一部香港传记文学...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在这之前,许多本土作家和诗人做过种种猜测,普遍认为回归后创作自由将得不到保障,原先建立的香港文学主体性会像柏林墙一样...
在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前,香港文学被视为声色犬马的资本主义文学,严禁出版和传播。但香港毗邻广东,严密的意识形态控制只能堵住主渠道,另有零星的文学作品通过民间渠道,由...
武侠文化在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武侠人物受到大家的崇拜。进入20世纪,武侠小说作为中国传统小说的一个类型就更是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文坛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其中...
1977年6月香港话剧团成立,由香港政府辖下的市政局直接资助。这是香港话剧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不但标志着话剧经过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渐纳入一个专业化的轨道,同...
有香港学者正筹划编选“香港文学大系”。我问,有无香港话剧卷?答曰,计划中没有考虑香港话剧。因为一般人认为香港话剧没有精品。我当然向主持人推荐了几部香港剧作,这位学者也很重视。也许未来出版的《香港文学大系》,会有香港话...
黄继持在《香港文学主体性的发展》中有“在香港的文学”与“属香港的文学”的提法,由此区分文学与香港本土生活的关系。参见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合著《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91页。在以往的...
20世纪的香港小说,既不同于祖国大陆,也不同于宝岛台湾,更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它是一处完全独特的文学景观。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景观至今未得到充分开发,对香港小说的发生、发展及其独特面貌也就未能获得充分的了...
文革前,内地读者唯一知道的香港作家是写蒋家王朝野史的唐人。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的1979年,随着香港作家到内地访问和香港文学作品的出版,香港文学的研究也被纳入议事日程。内地的香港文学研究,最早是从得地利之便的粤闽两...
为缅怀上月底病逝的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香港《大公报》和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于2月16日在港举办追思座谈会,这个名为“‘萍踪侠影归去,笔翰文心长存’一代武侠宗师梁羽生创作成就回顾”的座谈会,邀请了梁羽生生前友好、专家...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不知不觉度过了十年光阴。香港文学在这十年之中有没有变化?发生了甚么样的变化?以十年作阶段性的总结确有必要,尤其这十年是香港由殖民地过渡到特别行政区的历史新起点,藉文学变化这个侧面透视社会未来...
依稀记得十年前香港一位老诗人写的《回归吟》:“长袖何妨任卷舒,殷勤北望识盈虚。好将爱国怀乡意,谱入天声耀史书。”也没有忘却另一位作家在《近乡情却怯》一文中的慷慨:“香港文学的创作路线,一定要介入中国的命运,一定要喊...
日子是一匹奔跑的斑马,瞬间便是六十年。从1949年算起的六十年,就整个香港文学史看来,不过是半世纪多一点,但这是香港当代新诗的伊始,它开始了新诗主体性的建构,涌现了一批不仅是出现在香港而且是真正根植于香港的优秀...
50-70年代初香港的文学批评,除李英豪外,活跃在文坛的批评家,基本上都是当时“南来”的批评家。他们是在“借来的时间”和“借来的空间”从事文学写作的,正如小思指出的:“他们只是在香港暂居,把香港作为宣传文学的地方,...
大陆的香港文学研究在近年来表现出日渐深入的态势,2001年又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在此仅就所了解、掌握的大陆香港文学研究的一些情况予以简略评述。一、综述性研究 和台湾文学研究一样,进入2001年以来,大陆学...
香港现代文学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香港与祖国暂时的隔离,香港现代文学研究走上了祖对(独立的发展阶段,因而具有自己的前进轨迹和特点。 被人们称为“自由港”的香港,过去几十年对中国...
2003年,香港和澳门都已回归有年,曾因政治因素而掀起的研究热潮早已降温,浮华散去之后(也是在“起步”二十余年后),回顾已有的成果和面临的“瓶颈”,如何建构自己的理论话语、史料基础与现实依据等“基本建设”问题,日益...
内地对于香港作家及其作品的引进与介绍,几乎与台湾文学同时展开,然而将香港文学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学现象来整体研究,却比台湾文学至少要滞后数年,虽然从时间上而言,两者几乎同时进入大陆研究界的视野。一个十分重要的...
一 香港这座流光溢彩的商业都市,文学在天桥高楼的拥挤中显得不那么起眼,正如《香港文学》总编辑陶然在《香港文学选集系列》序言中所指出:“在香港,文学从来就不曾占据中心位置,近些年更愈趋边缘化。”在这里,边缘对于香港...
人类的属性被赋予在城市中,反过来说,人们对城市的见解和城市形象的建构也反映了叙述者本身的心理状态。走进城市,将城市作为第二自然来写,选择不同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模式书写城市,展现的不仅是文学中纷呈的城市形象,通过观察叙...
当代香港传记文学是在商潮迭涌中开绽出的一朵奇葩。50多年来,香港的传记作家们以自身不懈的努力,在大众文化中求生存,谋发展,为中华传记文学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这是有目共睹的。遗憾的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香港的传记文...
【香港话剧团】 1977年成立,由香港市政局市政总署直接领导下的职业剧团。袁立熏任经理,钟景辉、杨世彭、陈尹莹等先后任艺术顾问、总监等职。剧团宗旨是推广粤语话剧及鼓励本港话剧人士参与工作。剧团每年演出六七个大型剧...
一 文学掀起了新高潮 1982年年底,中英开始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定。香港开始进入“九七”回归前的过渡期,香港文学的发展从此也迈进了一个新阶段。...
1997年7月1日,当英国国旗从维多利亚湾畔降下的时候,香港一个半世纪被英国殖民的历史终于结束了。今天,多姿多彩的香港文学反映了新的历史现实。就作家队伍的构成来说,其中不仅有南来北往、东去西迁、土生土长、留港建港、...
一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文坛 七十年代的香港栉风沐雨,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七十年代前期,西方国家面临经济衰退,世界性能源危机开始出现,香港社会遭致沉重打击,导致股市崩溃,加之内地“文革”破坏愈演愈烈,港人的苦闷、彷徨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东西两大阵营划分的和世界格局促使处于西方包围之中的新中国政权,开始对香港实行新的门户政策。从此,香港进入相对自立发展时期,香港文学也分流出去,走上了一条不同于大陆模式的道路。一...
香港自从有中国人在此居住,就有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活动。在早期,主要是山歌一类的口头文学,香港居民中有学识人士则吟诗作文,此属于唐诗宋词元曲之类。这些姑且算作香港文学的古文传统。1853年面世的香港最早中文期刊《...
一 香港文学界说 香港位于珠江口外侧,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有一千零九十五平方公里,人口六百多万,历来是中国的领土。据最新考古发现,香港已有四亿年的地质历史,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活动的踪迹。史料记载,赵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