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集《送陈秀才彤序》篇“何信之有”句原作“何不信之有”,南宋人谢克家始以丹笔圈删“不”字,没有引起大的响应,后经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鼓吹,遂成定论,相沿至今。...
清代以来,徐渭一直,而且至今仍被看作公安派的先驱者。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或者说,徐渭的影响,就其发生的时间而言,是在公安派主流文学观念形成之前,还是在此之后?就...
一 文道关系是中国文学无法摆脱的沉重命题,然而时代不同,文与道的分量也有所不同:六朝重文轻道,唐代文道并重,洎乎两宋,则变本加厉,发展到重道轻文,乃至以道废文的...
一 文道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学无法摆脱的沉重命题,然而时代不同,文与道的分量也有所不同:六朝重文轻道,唐代文道并重,汲乎两宋,则变本加厉,发展到重道轻文,乃至重道弃...
一 明清两代共出现了包括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在内的至少22种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这些选本在明清特定历史时空中发挥了重要的文学教育功能,并有力地改变了明代中叶以...
一 “宗派”往往被定义为某种利益集团,而文学意义上的宗派大都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名誉。其争取名誉的途径则是通过推扬某种形而上的价值,如明代的前后七子推重盛唐高...
一、明清科举考试的去文学化倾向 科举考试是要选拔封建统治所需要的政治人才,原本并不是为文学而设;但是,唐宋进士科皆以诗赋为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
明清两代的徐渭散文研究是明代诗文研究史的一个部分,明代诗文研究是在“崇道、讲艺、重情”的消长和组合中发展的,与此相应,明清两代的徐渭散文研究也经历了一个在三方面消长与组合的过程。大致说来,以万历28年《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