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树广《明遗民黄周星及其“佚曲”》一文 (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将黄周星的杂剧《试官述怀》和《惜花报》作了介绍,并附刊书影两帧,以证明两剧都未散失...
【内容提要】 《盛明杂剧》所收《李夫人再生缘杂剧》,因题“蘅芜室编”,从《重订曲海目》改题“蘅芜室主人编”以来,诸家书目和研究者都认为蘅芜室主人是王衡的别署,因...
庄一拂(1907—2001),名临,号南溪,别署古槜里人,晚号箨山。浙江嘉兴人。早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8年获东亚研究院法学硕士。因性耽词曲,在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债司任职时,曾拜诗词曲画名家易大庵(名孺)为...
昆曲作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当务之急是培养昆曲接班人,培养年轻观众,抢救演出剧目,这几乎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一些有识之士还特别强调,如果再不把抢救继承传统剧目放在首位,昆曲只能是名存实亡。我认为对昆...
二○○三年恰值首都图书馆九十周年馆庆,准备将吴晓铃先生赠与该馆的稿本、抄本戏曲,汇辑成《绥中吴氏抄本稿本戏曲丛刊》出版,作为馆庆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也为研究者使用以及戏曲院团“推陈出新”、排演新剧目参考。于是让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