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名家专栏]莎日娜专辑
文章数:8 浏览:480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莎日娜专辑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学者莎日娜专辑。汇集莎日娜撰写的文艺史论、人物考订、作品辨伪、文献整理、研究综述等方面文章,侧重内容的资料性、全面性、实用性和权威性。
 ※ 近代文学部分绪论 (2011-8-20,802)

一、近代社会和思想文化变革 从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的八十年间,是中国历史的近代史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通称近代文学。因其大部分时间处于清末,故又称其为晚清文学。近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

 ※ 近代初期诗文 (2011-8-20,1948)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开始步入转型时期。龚自珍、魏源等启蒙作家的创作,形成这一时期进步的文学潮流。同时,在传统文坛上则有宋诗运动和桐城派古文的“中兴”。第一节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又...

 ※ “诗界革命”与“文界革命” (2011-8-20,1567)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登上历史舞台,近代文学的革新运动由此拉开序幕。资产阶级改良派很重视文学的作用,他们提出一系列文学革命的口号,在诗歌和散文创作领域,出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诗界革命”和“...

辛亥革命前夕,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革命派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以文艺为武器,宣扬革命思想,抒发爱国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有章炳麟、秋瑾、邹容和陈天华等。...

 ※ 近代小说 (2011-8-20,1796)

鸦片战争前后,古典小说在思想和内容方面均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与进步诗文相比,则大大落后于形势,没有产生对社会变革有重大意义的作品。当时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为侠义公案小说,一为狭邪小说。这些小说实是传统古典小...

 ※ 清末谴责小说 (2011-8-20,676)

新小说中比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当时人称之为社会小说,今人多据鲁迅的说法,称之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1。第一节 李宝嘉的小...


 ※ 吴沃尧的小说创作 (2011-8-20,1702)

吴沃尧 (1866~1910),名沃尧,原名宝镇,字小允,号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人。因祖居佛山镇,故笔名为我佛山人。曾祖吴荣光是著名学者,曾官至湖南巡抚,父辈时家道中落。吴沃尧17岁丧父,家庭生活日益困苦。18...

 ※ 近代戏剧 (2011-8-20,1206)

清末,一批大型的地方戏曲剧种,趋于定型和成熟,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京剧。而在近代文学革新运动的推动下,传统戏剧和各种地方戏也纷纷变革,积极表现时代的新思想。这一变化,对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节 地方戏的发展...

8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史料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添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