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博上有人写道:“你读鲁迅和他所推荐的作家,你可能会变成一位优秀、杰出或伟大的作家,你读周作人和他所谈论的作家,你可能只会变成一个编辑或小文人。所以你不妨...
《鲁迅研究月刊》近来正重新登载一九二五年《京报副刊》之“青年必读书”。这件事情迄今仍被提及,多半因为鲁迅有名的回答:“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多年后,...
《出帆》中的插图 《出帆》,[日]竹久梦二 著,王维幸 译,新星出版社2012年 4月第一版。 川端康成在《临终的眼》一文中写道,他曾造访画家竹久梦二,“梦二不...
上回《中华读书报》记者问我,在编《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新鲜的发现?我提到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序言》中说:“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
去年周作人著《近代欧洲文学史》出版,前勒口印了一段宣传语: “周作人《近代欧洲文学史》之目标,不在‘客观描述’欧洲文学之来龙去脉,而在开启中国自身之‘人的启蒙’...
抗战末期,朱安因生活困难,有出售鲁迅在平藏书动议。一时舆论哗然。唐弢恰于此时北上,便由友人陪同,前往劝阻。谈话内容,先被他记载在《〈帝京十日〉解》里,多年后又抄...
问:学界对周作人的评价似乎始终离不开“周作人是汉奸”这个政治命题。而你对他却情有独钟,你怎么看他? 答:给周作人下结论,不是我能做的,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普通作...
文化广场:村上春树说“想将这个时代所有的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并说这本小说有“写同时代精神史”的意图,您读完这部小说,觉得村上完成了他的初...
朱安去世前一日,对前来探访的南京《新民报》记者说:“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这是朱安一生中唯一一次公开谈论她与鲁迅的...
时至今日,张爱玲的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重返边城》和《小团圆》均已面世,她的英文作品The Fall of Pagoda(《雷峰塔》)和The Book o...
谈到毛边书,论者每每标举鲁迅,他也确是中国“毛边党”的祖师。然而,大家多爱引用的“装钉均从新式,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切削”,却只是鲁迅所作《〈域外小说集〉略例》第...
张爱玲的遗稿这些年的整理出版情况怎样? 止庵:1995年张爱玲刚刚去世,《皇冠》杂志就发表了她的一篇散文《一九八八至——?》,这是最早发表的一篇遗稿。后来又有《...
说到“杂志书”,一般以为即日本的mook,系将杂志(magazine)与书籍(book)合二为一,新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产品,如今传到了中国。我的朋友刘柠是日本研...
鲁迅北京八道湾11号故居南房 周作人对待自己两位兄弟婚姻的态度,常为后来论家非议。记得十年前,我与《鲁迅与周作人》一书作者也曾谈及这个问题。该书 有云,周作人“...
前些时读新出版的《废名讲诗》,有些想法;顷阅眉睫《谈〈废名讲诗〉的选编》(载2008年3月5日《中华读书报》)一文,无意中得着一个题目。《废名讲诗》系陈建军、冯...
最近读了一本斯图尔特·凯利著《失落的书》(三联书店),对前言所说颇感契合:“……几个月后,我终于可以对着到手的企鹅古典文学系列之希腊戏剧狂欢了:两本埃斯库罗斯、...
我是个侦探小说迷,去年夏天以来所读尤多。新看的两套值得一提,一是约翰·狄克森·卡尔所著“菲尔博士系列”,一是雷蒙德·钱德勒的七部长篇小说。侦探小说有“硬汉派”与...
乌拉圭作家卡洛斯·M.多明盖兹在《纸房子》(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将藏书家分为两类:一类只买不读;另一类“对于自己耗费可观金额购买的书,也能够花同样多的时间在上头,...
《鲁迅藏画录》,孙郁著,花城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29.00元 近阅孙郁《鲁迅藏画录》一书,重新引起我对“鲁迅与美术”的兴趣。我曾提出“纵读鲁 迅”:一,...
前些时我劝一位久已中断写作的朋友说,如果不诉诸笔墨,我们那些阅读时的感想就更是“未完成”的了。或许这正是我自己终于下决心撰写此书的原因。我最早接触周作人的作品是...
废名是给我很大影响的作家。这些年我编他的书,写谈他的文章,都为的感谢他,报答他。现在眉睫将所作集为《关于废名》,我也觉得是件好事。我与眉睫还有一点关于废名的文字...
最近面世的《周作人散文全集》,虽然比以往的周氏各种“集”都“全”,但也只是相对而言。 将近二十年前,我读一本关于周作人的书,见书末所列“参考书(篇)目”,第一项...
“合作作品”是个笼统说法,严格讲应分为两类:一是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共同完成作品,其成果以及相应的权利不可分割;一是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各自完成作品的一部分,或将各...
周建人在《鲁迅和周作人》(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新文学史料》第四期)中说: “鲁迅没有讲过周作人的不好,只是对周作人有一个字的评价,那便是‘昏’。有几次对我摇头叹气...
张爱玲生前,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其全集十六卷。她身后又有别人所编《同学少年都不贱》(二○○四年二月)、《沉香》(二○○五年九月)和《重访边城》(二○○八年九...
朱正著《一个人的呐喊》有云:“婚事办过,鲁迅又要去日本过他的留学生活了。正好二弟作人在江南水师学堂毕业,上年冬天到北京通过了练兵处留学日本的考试,只是因为近视不...
《热风》、《华盖集》与《坟》 鲁迅著《热风》和《华盖集》先后于1925年11月和1926年6月出版,分别收录其1918年至1924年和1925年所写小说、散文诗...
在与郑振铎辈分相当地位又大致接近的那批作家中,他是仍与我们关系较多的一位。相比之下,有些当年很响亮的名字,现在只在文学史中才被提到。诗歌当行时,我们看郑译泰戈尔...
《鲁迅全集》书信卷末附录致友人残简若干,多由收信人文中抄出,有几则未系年月。如“致刘岘”七则,注释云:“这里的前五则据收信人作木刻《阿q正传》(1935年6月未...
我和王世家先生合编了一部书,叫作《编年体鲁迅著译全集》,共二十卷。现在还在看校样,面世恐怕要过些时了。收入书中的作品,均依写作完成先后排列;同一时间项下,以日记...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自己的工作三》云:“此外也写些随笔小品,多是介绍外国的文艺的,作有《希腊之小说》一二两篇,一是讲公元前三世纪时期郎戈斯的所谓牧歌小说,二是叙...
1936年7月,冯雪峰遵鲁迅嘱,为捷克译本《鲁迅短篇小说集》写了一篇《关于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据他在次年写的“附记”中说:“先生自己看过一遍,并且改了几个错字...
1 这是新文学史上两位热闹的人。新文学肇始,最需要反响———特别是来自“反”的那一方面的“响儿”,苦于一时不见,两位就商量着制造一个。于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
鲁迅翻译《表》、《死魂灵》,同时借助了德、日两种译本;与齐寿山合作翻译《小约翰》,“有时进行得很快,有时争执得很凶,有时商量,有时谁也想不出适当的译法”。现在的...
博闻强记,世所艳羡,我却始终存疑,非但自愧弗能也。近阅报刊,黄裳《漫谈周作人的事》(载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五日《东方早报》)一文云:“如《苦茶随笔》中《岳飞与秦桧》篇,为吕思勉辩,引俞正燮说,以为幽默,‘真真妙绝’;又...
二○○五年夏天,我去拜访谷林先生。闲谈之际,老人让我看一张两天前的《文汇报》,上有黄裳的文章《胡适的六言诗》,开头说:“近来读谷林的《淡墨痕》,中有‘陈光甫和胡适’一文,说起胡适那首著名的六言诗,即‘偶有几茎白发’...
《废名集》,废名著,王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330.00元 皇皇六卷《废名集》到手,我首先想到作者哲嗣冯思纯先生。不见冯先生好久了,这些年他来信,来电话,每每慨叹此书迟迟未能问世,现在终于如愿以...
上 近读《周作人的最后22年》(耿传明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一书,其中记述传主一九四六年被解往南京一节有云:“还是在飞望(按,疑为‘往’字...
关于鲁迅翻译的研究著作,已有Lennart Lundberg的《Lu Xun as a Translator:LuXun’s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 ion of Literature...
《听杨绛谈往事》,吴学昭著,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第一版,29.00元 我读吴学昭著《听杨绛谈往事》,觉得最有价值的是其中“听杨绛谈往事”的部分,即 真正属于杨绛序所说“我乐于和一个知心好友一起重温...
偶阅某图书馆目录,周作人名下有《近代欧洲文学史》,而他已面世的作品中并无此种。估计是未出版的遗稿,遂请作者家属代为查看。系线装一册,目录三页,正文79页。分“绪论”、“古代”、“古典主义时代”、“传奇主义时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