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名家专栏]卓伯棠专辑
文章数:58 浏览:1421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卓伯棠专辑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学者卓伯棠专辑。汇集卓伯棠撰写的文艺史论、人物考订、作品辨伪、文献整理、研究综述等方面文章,侧重内容的资料性、全面性、实用性和权威性。
 ※ 新浪潮的由来 (2012-5-13,1111)

'新浪潮'(The New Wave)的名字,来源于法国新浪潮电影★。1959年,在《电影笔记》写影评的杜鲁福与高达(内地译戈达尔)拍了他们的处女作《四百击》...

 ※ 不是革命者,而是改良者 (2012-5-13,648)

这批年轻的编导从电视台到电影工业,他们是'不约而同'地在几年间达成。当然,第一,与他们在电视台时已经是拍电影(十六毫米)有关。第二,电影界到了青黄不接的阶段,急...

 ※ 新浪潮决裂的争论 (2012-5-13,617)

新浪潮的出现引起了香港电影界的震撼,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最早是梁浓刚在1979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专刊上提出'新浪潮是否能够同香港电影的过去作某种程度的'决裂',...

 ※ 以摄影机表达自己,视野宽广 (2012-5-13,776)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新浪潮导演都希望自己的影片受观众的欢迎,徐克在一次访问中说:'新浪潮的开始,虽然会有导演选择一些比较冷门的题材去拍,但我一直都希望做个商业导演。...

 ※ 电影与电视的血缘关系(1) (2012-5-13,1083)

电视工业在70年代可以说是跟香港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步,而且速度惊人。回顾电视台成立之初,大量吸收了电影工业幕前幕后的人才,也因为有了他们,电视的发展步伐大大加...

 ☆ 电影与电视的血缘关系(2) (2012-5-13,1090)

除了无线台之外,丽的电视台亦利用胶片拍摄剧集,不让无线台专美。前面提的《十大奇案》(1975-1976),该剧由麦当雄执导,就是胶片制作。其后,丽的又拍了一系列...


 ☆ 徐克多面多变,屡创新潮流 (2012-5-13,676)

徐克,原名徐文光,在新浪潮导演群中,无疑是活力充沛、创意不歇的导演之一。他个性突出,独立不群,充满了年轻人之愤懑和锐气,表现在《蝶变》、《地狱无门》和《第一类型...

 ※ 突破框框,刻意求变 (2012-5-13,831)

早在电视时期,徐克已经有求新求变的想法。他在佳视拍摄《金刀情侠》--一部改编自古龙小说的武侠剧集的时候,已经注意到古龙小说原来擅长营造气氛和悬疑性,同时尽量突出...

 ※ 反传统反建制反社会(1) (2012-5-13,833)

徐克在拍完《金刀情侠》后,投身电影工业,第一部电影是《蝶变》(1979)。故事讲述传说沈家堡蝴蝶杀人为患,导致各路英雄互相残杀,作家兼炎诸方红叶遂将此事写成《红...

 ※ 反传统反建制反社会(2) (2012-5-13,1021)

《地狱无门》(1980)是徐克的第二部电影,《蝶变》票房惨败,他便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要处理一个封闭而没有出路的故事题材:民国初年,一位中央特警组密探99...

《第一类型危险》(1980)为徐克的第三部影片。由于题材尖锐、手法大胆,影片送检时,原来《四人帮》的片名被电检处认为有政治成分不能通过★15。检查的结果是:影片...

 ※ 从否定到肯定人生(1) (2012-5-13,752)

《鬼马智多星》(1981)是徐克为新艺城执导的一部侦探式喜剧,一反前三部作品的庞杂、悲观和暴戾面貌,走向从容流畅、轻松愉快、妙趣横生且格调较高的路线。这与他和麦...


在同一时期,另一位新浪潮导演章国明亦在邵氏开拍科幻片《星际钝胎》(1983),从日本请来特技专家协助该片光学效果部分的拍摄,其中有一场讲述飞碟降落地球,先将模型...

由徐克监制的《倩女幽魂》(1987,程小东导演)、《人间道》(1990,程小东导演)和《道道道》(1991,程小东导演)在特技的运用上,已经到了挥洒自如的境界。...

《倩》片中道士慨叹人间是非不分、正邪莫辨,对现实社会失望,他宁愿生活在鬼域,因鬼魂反而黑白分明、清清楚楚。当然其后道士午马与小倩王祖贤及宁采臣张国荣也合力收服姥...

《夕阳之歌》,讲述越南解放前后,周润发从香港到西贡,将开药店的叔叔石坚及堂弟梁家辉带回香港,中间插入江湖女强人梅艳芳与她的旧情人时任三郎的三角关系,最后在西贡解...

从1991年开始,徐克一共执导了四部黄飞鸿影片:《黄飞鸿》(1991)、《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1992)、《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1993)、《黄飞鸿之五龙...

 ※ 东方与西方的冲突 (2012-5-13,715)

《黄飞鸿》影片一开始,已开宗明义点出了中国几近被列强瓜分的现实:英国占领了香港、葡萄牙盘踞澳门、俄国强占黑龙江。此时清水师提督刘永福将一把写上'不平等条约'的纸...


 ※ 东方与西方文化的融洽 (2012-5-13,805)

黄飞鸿本身是一位坚守传统美德、嫉恶如仇的儒侠,他在国家面临列强瓜分的危难时刻,由一个传统习武之人,面对急速而近乎颠覆的西化冲击,他起初不是全无抗拒情绪,其后较为...

 ※ 国家的内忧与外患 (2012-5-13,712)

黄飞鸿身处在动荡的大时代,无论是内忧或外患,皆影响他的改变,且成为戏剧冲突的重点,而《黄飞鸿》系列,可谓内、外交煎,并驾而来,内乱尤烈。《黄飞鸿》中的沙河帮,在...

 ※ 边陲文化挑战中原文化 (2012-5-13,694)

香港一向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到70年代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活跃,文艺创作,特别是影、视、音乐等发展蓬勃,而且制作...

徐克在改编传统故事方面,不拘一格,求新求变,创意源源不竭。在《倩女幽魂》系列和《黄飞鸿》系列的成功基础上,再推出《青蛇》(1993)、《梁祝》(1994)和动画...

 ※ 超人心态,一切由我主宰 (2012-5-13,896)

徐克的电影,几乎每一部都有自己的影子,夫子自道一番,乐此不疲。因此,动作场面(他的偏好)与对白或旁白(言志的他)常并行不悖,从《蝶变》到《蜀山》到《倩女幽魂》系...

早在电视时代,徐克已对'蒙太奇'这种镜头组合产生兴趣,在《金刀情侠》上下集里,他多次运用此技术,如丁宁宁中了玉箫道人邪术,失理智刺叶开,为郭定救走,第二日她去找...


 ※ 交替剪接,凸显对应 (2012-5-13,882)

两件或以上在同一时间、但不同地方发生的事件,将它们交互剪在一起,称为平行或交替剪接(parallelorcrosscutting)。其实电影发明不久,1903年...

 ※ 徐克特色的用语 (2012-5-13,702)

徐克的电影,不只是讲一个故事而已,往往掺杂很多个人的说话,而且这种话语不一定跟随剧情的肌理或角色的需要,很多时候像冲口而出,又像顺口溜,只要他认为需要,就会出现...

 ※ 谭家明风格化的影像美学 (2012-5-13,864)

在香港新浪潮导演中,谭家明无疑是一位先驱性的人物。他成名于70年代中香港电视(TVB)时期,由于他的作品极富实验性,表演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因而备受瞩目。他初执导...

谭家明作品的人物,很多时候都处在与外界隔绝、毫无沟通管道的自我封闭世界。无论受环境影响,抑或是先天形成,精神上自我禁锢则一。虽然间中或许有外来力量介入,企图打破...

谭家明的作品,不论是电视或者电影,很多时候会展示世事难料,人生变幻无常,欲想改变现状,真是谈何容易,就算经过一番折腾,最后不是徒劳无功,就是退回原先的起点。《七...

环境乎?命运乎?谭家明片中的角色,就身陷这种人生不测的漩涡之中浮沉,回转不息。钟镇涛当年枪杀探员的地方--一间士多,六年之后,他受雇神爷为杀手,回港重遇王祖贤,...


 ※ 资产阶级的冷漠与死亡 (2012-5-13,801)

他的作品,包括电视影片,师承欧洲,特别是高达★、安东尼奥尼与布烈松等,这些人反资产阶级、反商品文化,以及冷冽的影像风格,俱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然,...

 ※ 女性从醒觉到自主(1) (2012-5-13,1218)

新浪潮导演中,谭家明以擅写女性见称,特别是在探索女性心理方面,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这与他较长时间合作的编剧陈韵文及岸西等有关。从早期的《群星谱》、《七女性》到后...

 ※ 女性从醒觉到自主(2) (2012-5-13,752)

《北斗星》十一集,写两个女人,两种遭遇。韦以茵是社会工作者,而廖咏湘则是问题少女。但两人有相同的生活背景--家庭破碎,父母离异,生活在单亲家庭。两人走的路却完全...

 ※ 女性从醒觉到自主(3) (2012-5-13,719)

《烈》片引起的风波有两点:第一,汤镇业与夏文汐两人在电车上做爱,一直下车走到街上。第二,夏文汐与汤镇业、日本赤军都有亲密的关系,还有张国荣与叶童在片中同样有性爱...

 ※ 注重细节,不注重戏剧结构 (2012-5-13,729)

一向以专注于电影形式创新著称的谭家明,不重视作品的戏剧或故事结构,并不难理解。因是之故,他的作品很多时候角色的行为都缺乏可资辨认或支持的背景。如《爱杀》中的张国...

 ※ 叙事方法的试验 (2012-5-13,841)

电视时代的谭家明,对视觉媒介富探索精神,特别在叙事,即讲故事方面,已不囿于传统,反之,勇于尝试,敢于冒险。用16毫米胶片拍摄的《CID》之《晨午暮夜》,由四个不...


 ※ 色彩的大胆运用(1) (2012-5-13,873)

色彩在他的作品里,特别是电影作品里占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也是构成他个人强烈视觉风格的最重要元素。而色彩世界里,红、白、蓝是最简单的颜色,但亦最为鲜明夺目。这三种...

 ※ 色彩的大胆运用(2) (2012-5-13,510)

本片很多地方都是红、白、蓝三种原色,影片中人物衣服的颜色,则随剧情和心理转变而转变。如林青霞先粉红和紫色,中间为红色,最后则变为白色。张国柱则多穿蓝色,最后亦变...

 ※ 精心设计的场面调度(1) (2012-5-13,860)

谭家明的电影美学烙上浓厚的欧洲印记,尤以'场面调度'(miseenscène)著称,当然,在'蒙太奇'(montage)探索方面,亦有自己的特色,将在下节讨...

 ※ 精心设计的场面调度(2) (2012-5-13,835)

《北斗星》第十一集,其中一场女主角韦以茵与父亲吴桐在家的戏,亦是场面调度的好例子。先是韦以茵坐在桌前做笔记的'中景镜',摄影机再横摇吴桐坐在沙发抽烟看报:'你的...

 ※ 蒙太奇与过场(1) (2012-5-13,966)

'蒙太奇'在谭家明的作品里,与场面调度有互补的关系,混合运用,并不相互冲突,也不相排斥,如爱森斯坦与巴赞的两大理论体系之各走极端★27。换句话说,他是看剧情...

 ※ 蒙太奇与过场(2) (2012-5-13,911)

场与场之间的联系和调度,谭家明也不会掉以轻心,应付了事,换言之,他不会随便用'淡出淡入'、'溶叠'或'划过'等光学效果★29。反之,他无时无刻不在深思熟虑,...


 ※ 方育平 (2012-5-13,656)

方育平1947年生于香港,在浸会大学(前身浸会学院)念传理系,1971年赴美在佐治亚大学新闻系主修广播、电视及电影,1975年在南加州大学取得电影制作硕士学位(...

 ※ 写实风格 (2012-5-13,712)

方育平从电视时代,不,应该说是从念电影的时候开始,已经对纪录片与写实题材的影片特别钟爱,他的硕士毕业作品就是拍摄一个踩高跷人的生活实况,没有剧情,完全是他自己拿...

 ※ 个人经验及父子关系 (2012-5-13,899)

《父子情》为方育平踏进电影界的第一部作品,一部有关家庭伦理,特别是父子关系的影片,带有浓厚个人自传成分。片子讲述父亲祈望儿子出人头地,自己历尽辛酸,吃尽苦头,甚...

对方育平而言,每拍一部作品都是他有感而发的证明,不是父亲的去世,孕育了他对这位有血有肉的人一种纪念的冲动,就是身边的朋友。《半边人》亦是由于冲动而促成的,只不过...

《半边人》一片其实没有一般所说的伟大意义,没有特别创新的意念或故事。相反,故事平常,或者可以说有点陈旧,如爱情、家庭伦理和父女关系等。但,它的可贵、它的意义在于...

 ※ 对理想的执着与苦恋 (2012-5-13,848)

除了《父子情》之外,方育平电影中女性占很重要的位置,《半边人》的许素莹、《美国心》的利玉娟、《舞牛》的缪骞人以及《一生一台戏》的杨贵媚(阿雪),她们都是有个性、...


58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2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史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