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杂剧走向辉煌之后不久,我国就有了以杂剧和散曲为研究对象的曲学。元代有燕南芝庵《唱论》、周德清《中原音韵》、夏庭芝《青楼集》、钟嗣成《录鬼簿》等曲学论著问世。这...
(修订本)目 录序 1第一编 民俗文化与古典戏曲 1第一章 节日民俗与戏曲文化的传播 5一节日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6二节日娱乐与岁时宴集聚戏之俗··...
财,而且伤风败俗,扰乱人心,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动乱。因此,从元代开始,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颁布过禁毁戏曲的法令,府、州、县地方政权亦从其恶。虽然封建统治阶级穷奢极侈...
同的5件戏衣上,分别有云龙、仙鹤、绿叶、红花等精美图案。当时戏衣上的这些图案是画的还是绣的,无从确考。画衣和绣衣在我国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周代贵族的礼服分别画有...
分人的尊卑贵贱。《尚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孔安国传:“以五采明施于五色,作尊卑之服,汝明制之。”五正色都是正色,那么,何色为尊,何色为卑呢...
的范本。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为中华文化两大象征物的龙和凤便是这种思维的产物。龙、凤都是“心所营构之象”,是杂取众多异类之长的“神兽”...
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戏曲反传统的“异端”色彩。但是,塑造女性形象以及主旨在于反叛封建礼教、控诉封建统治的剧作又大多未能彻底摆脱儒家思想和封建意...
议入于法,贵贱不同罚,轻重各有异。”我国古典哲学也是道德化的。古典哲学的奠基人是孔子。他以人生问题为核心,建构了古典哲学的大致框架,其兴趣主要在于人生伦常...
新之事乎?”如果按照李渔这里所提出的方法编写剧本,戏曲人物也就成了作家表达忠孝节义等理念的工具——在他看来,戏剧创作之“新”主要在于捕捉忠孝节义在不同实践...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业自然经济和以血亲为基础的封建宗法制社会,不仅为程式化倾向的形成准备了内在的心理条件,同时也为程式的创造和因袭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外在的观照对象...
的微妙关系。苏辙《自写真赞》曰:“心是道士,身是农夫,误入廊庙,还居里闾。秋稼登场,社酒盈壶。颓然一醉,终日如愚。”黄庭坚《写真自赞》曰:“似僧有发,似俗...
领法旨。[正末唱](赚煞尾)我着你托化在雨云乡,还宿债在莺花阵。休迷却前生道本,虽和那野草闲花作近邻,则你那主人公休离了玄门。你与我逞精神,送旧迎新,二十载还元...
剧,悲剧则应采用“单一”的结构。我国古典戏曲的结构模式显然接近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双重”结构。对这种“始于穷愁泣别,终于团圞宴笑”的结构,我国古代戏曲批评家曾经...
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以“不似之似”为目标,这其实也是我国古代所有造型艺术的共同特征,例如,我国古代雕塑与刻意求似的古希腊雕塑就很不一样——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有意改...
人们预示吉凶为目的。它在梦幻戏中占有较大比重。譬如元杂剧中就有《硃砂担》、《盆儿鬼》、《泣江舟》等一批剧目。明清戏曲中这类剧目也很多,舞台上还出现了专管做梦的神...
远引曲譬,蕴藉包含。”[]李渔虽然只是从个人不得志的心境出发来谈幻境胜于真境,但由于他较深地触及了幻境之所以能“健人脾胃”的根本原因,因而具有普遍意义。人活在...
如果着眼于文化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态,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文化可以区分为理论形态的高层位文化和世俗形态的低层位文化。高层位文化是低层位文化的理论概括和艺术升华,集中体现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