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日本的汉学界与其他国家比起来,一直比较重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1970年,设在大阪外国语大学的中国文艺研究会,编辑出版了杂志《野草》。虽然这是一本研究中国文艺的综合性杂志,但其会员大都对中国的新...
提要 “戏中有演说”是清末民初新潮演剧的一个普遍现象,它主要通过“情节演说”、“主题演说”和“角色演说”得以实现。国外戏剧样式的“误读”对这一现象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传统中国戏曲文类和戏剧意识本身。...
中国古代人称戏剧为“戏曲”或者 “戏”,而不管是“戏”还是 “曲”,其中都含有一定的娱乐和愉悦意念,所谓“戏者戏也”,就是对这种戏剧观念最简捷明了的概括。怎样认识这种“戏”的戏剧观念?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领域,“戏”还...
提要 “影戏”的称谓反映了最早人们对电影文学价值的体认,早期中国电影形态与“文明戏”多有相似。中国电影艺术的成熟与对戏剧创作经验的借鉴和扬弃相关,与对电影中显现文学意蕴的讯息性语言的探索和使用相关。 关键词 影戏 文...
京剧脚本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而被人关注?京剧文学是否应该写进现代文学史?相关问题近年来已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和讨论。然而,这类问题的讨论不能仅仅停留在“主张”...
近代中国戏剧变革模式在1914年前后发生转变,此前的“新剧”概念兼指改良戏曲和话剧,此后“新剧”概念专指话剧。本文从外来影响的角度探讨了这一转变的历史...
一1918年胡适在谈新诗的创作时说:“文学革命的运动,不论中外,大概都是从“文的形式”一方面下手,大概都是先要求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i]。直到1935...
一、文学现代性话语的历史负担 当代中国没有哪一种话语能比“现代性”更具有影响力与诱惑力;现代文学研究由于其“出身”和人们所赋予的“责任”,都使它必然首当其冲地闯入这一领地,问题也恰恰由此产生。现代性、文学性以...
“现代性”是一个跨学科的国际性课题,正因如此它就更应该具体分析。我在《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质疑》(注:见《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和《中国现 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再思考》(注:见《文艺争鸣》2...
任何一门学科,学位论文都往往体现着该学科的最新动向和相应的研究水平,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也自然如此。记得90年代以前,许多名噪一时的研究成果,往往都出自刚刚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人员之手,都与学位论文写作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在我和孙中田先生的接触中,不止一次地听他说过这样的想法;要抽出功夫来重新好好地写一本现代文学史。“重新好好地写”,凭我的理解至少有以下几层含义:1,对现代文学史的写作一直在关注;2,对现代文学史的写作现状并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