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名家专栏]刘勇强专辑
文章数:10 浏览:1060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刘勇强专辑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学者刘勇强专辑。汇集刘勇强撰写的文艺史论、人物考订、作品辨伪、文献整理、研究综述等方面文章,侧重内容的资料性、全面性、实用性和权威性。
 ※ 略论话本小说版本问题的特殊性 (2011-12-11,3080)

郭英德先生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版本研究刍议》中指出,“与传统的经、史、子、集等文献相比较,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著述背景、制作背景与流传背景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征,从而...

叙事学对于古代小说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改变了以往小说艺术分析的单一思路。20世纪统摄于思想内容之下的艺术分析是以人物为中心的,而叙事学之于小说研究则是以情节为中心的,它赋予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视野,表现出了它...

 ※ “国学”视野下的古代小说 (2012-6-15,1953)

“国学”的名称很堂皇,它的内涵很自然地是与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联系在一起的,而在这种经典文化的认知中,是没有“小说”的位置的。然而,时下人们所说的“国学”又几乎无所不包。在如此宽泛的领域中,古代小说当然也有理由厕身其中...

夏志清的《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在谈及《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篇小说时说:“假如中国古典小说能以此为楷模,集中笔墨于主要人物和场景,集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道德理解,而不是仅仅着力于纷繁的事件,它们本来是可以达到堪与西方...

情节的类型化是小说创作趋于成熟的一个表现,道理很简单,没有相当数量的积累,不可能出现对情节的模仿进而形成某种类型;而情节之类型化作为创作的规律性现象,从本质上说是为迎合接受者欣赏趣味的一个表现。因此,小说情节类型的...

 ※ 《燕行录》与中国学研究 (2007-6-13,3622)

今年八月底,北京大学召开了一次“欧洲游记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国际研讨会。历史上,有一大批欧洲传教士、商人、外交官、探险者、记者等来到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不仅揭示了欧洲人如何看中国,而且通过他们的记录,为研究当时的中...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小文《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四个层面》,其中提到,有关古代小说文体的研究,涉及了小说的功能、发展、背景乃至本体等问题,因而至少可以从小说的创作与接受、小说史、文化、文学理论四个层面展开。其中文...

 ※ 一部南开学者的小说史 (2011-12-20,784)

这不但是目前众多小说史著中单部著作规模最大的一部,也是一部近一个世纪以来古代小说研究的集大成著作、一部具有鲜明当代意识与前沿水平的著作。在《总序》中,作者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强调了中国小说史的五个基本特点;而在《...

古代小说的文体研究是目前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一具有本体意义的研究值得期待的突破,也许不只是增进我们对小说某一体式更清晰的了解,而且还使我们有可能真正从观念上超越20世纪“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的思维模式,纠正相当...

一部小说的文化内涵往往是很复杂的,作者的身份经历、知识背景、地域文化等,都会在作品中留下印迹。对《豆棚闲话》而言,江南文化的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从本书第一则的开篇即可看出:江南地土洼下,虽属卑温...

10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史料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不好意思,暂时没有添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