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从门阀观念、功名欲望、地主生活、宗教信仰、嗜酒终身等等方面进行比较,认为李白优于杜甫。我以为这两人都是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这些方面比...
叶元章、钟夏两先生选注的《朱彝尊选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91年11月出版。我因为撰写《清诗流派史》(已于1995年11月在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书中第六章...
侯长生先生在《博览群书》(2008年第10期)发表了《关于〈《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的补充说明》,我拜读了,十分感动。他这样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使我欣...
刘永翔先生在《读<宋诗选注>》(收在《蓬山舟影》一书中)之二<关于此书的注>中,先引钱仲联先生的意见:“钟书先生在这注里全部挖出脚跟,三...
我曾经长期苦闷:看到古籍整理的标点、注释和翻译,一些论著在引用古书时,经常误解,以致谬误百出,却不知如何去根治。 归纳其致误之由,不外下列六点: 一、因繁体字而...
清文包括古文、骈文与八股文。这里只谈古文。一 特色和成因探赜 清代的古文,正如《清史稿·文苑传论》所说:“清代学术,超汉越宋,论者至欲特立‘清学’之名。而文、学并重,亦足于汉、唐、宋、明以外,别树一宗。”所谓...
真善美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先进思想学术研究在求“真”求“善”,文学则在此基础上求“美”。研究古典文学,主要在提高人的精神生活素质,使之更崇高、纯洁、美好,所以,不能对古典文学只作纯文学的研究。...
止水先生选注的《黄仲则诗选》(三联书店香港少店1983年版),不但词语注释准确,而且句意串讲既流畅,又能说明言外之意,确能使读者获得很大的帮助。我因为写《清诗流派史》的《常州诗派》,不但通读了《两当轩集》,也仔细阅...
《新华文摘》2007年第13期,“论点摘编”栏(第163页)有一题为《〈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作者侯长先生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根据《宋诗选注》责编弥松颐先生的《“钱学”谈助》...
清代大学者汪中字容甫,天资既高,读书又博,所著《述学》,尤称精萃。对经、史、子诸书不熟,要标点好此书是很困难的。戴庆钰、涂小马两先生的《述学》校点本,谬误很多。作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一种,这种标...
刘梦芙著,黄山书社2008年1月版,30.00元 刘梦芙先生的《二钱诗学之研究》,是一部值得细心玩索的好书,中国诗学研究者,尤其是关注近现代诗学者,可以从其中获得诸多启发。综括此书的特色,我以为有两点。...
■王达敏先生的《姚鼐与乾嘉学派》一书,特点为:言必有据,厚积薄发,见树又见林;是文学史,也是学术史。前北大校长傅斯年发展了历史语言学派的观点,认为“科学研究中的题目是事实的汇聚,因事实的研究而产生个别题目”,“...
《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许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 对建国以来的中国诗学研究我一直有个疑问:有些研究工作者,只是从理论到理论,而不是从创作到理论。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往往隔靴搔痒,难中肯綮,而且容易出...
八十五岁的我,从《六一诗话》到民国时期种种同类的书,大概都翻阅过;今人“诗法”之类,也大抵涉猎过。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俞陛云的《诗境浅说》,一新耳目的要数少年时读的《饮冰室诗话》,而常置座右、经常过眼的,则是《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