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启蒙主义”及作为其影子的文学 19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告别“文革”的前提下,配合“思想解放”、“现代化”与“改革开放”的宏伟叙述,“新启蒙...
“五四”是中国历史、精神史的一个象征性时刻,一个意义超载的、被过度文本化的事件。它是一个神话。作为神话的“五四”,具有强大的话语生产性,具有不断被重新阐释的可能性。事实上,后来的历史不断地通过回溯到“五四”这个巨大...
董之林一再强调说,“重新打量‘十七年’小说,源于对一种元叙述的不信任”,这种元叙述即把文学价值与政治或意识形态相挂钩的认知模式。董之林试图超越这种狭隘的理解,建立一种关于“十七年”文学与历史的新叙述。在董之林看来,...
一 一九九○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状况发生了极大变化:相对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某种稳定局面,“当代文学”的研究显得极其活跃。在特定的历史语境、意识形态背景和知识话语中形成、并被合法化了的现...
一 读伍立杨新著《烽火智囊民国幕僚传奇》(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烽》),百年风云,奔来眼底。伍立杨的书,有三点吸引人处:一曰有趣。伍立杨杂学旁收,博涉古今,书中所记,读者往往闻所未闻。其...
《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徐妍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36.00元 这是一部关于“新时期鲁迅研究的研究”(曹文轩《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之序言》)的专著。作者在《绪论》中说 :“新时期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