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名家专栏]陈力丹专辑
文章数:29 浏览:1666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陈力丹专辑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学者陈力丹专辑。汇集陈力丹撰写的文艺史论、人物考订、作品辨伪、文献整理、研究综述等方面文章,侧重内容的资料性、全面性、实用性和权威性。

2005年我国的突发事件较多,新闻传播业界也经常出现新的情况,其中不少还引起社会的关注。因而,这年新闻传播学界随着这些问题的发生讨论了不少热点问题。但除了少数...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充分估计到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明确了夺取全国政权后党领导下的各种媒体工作重心转移的方向。他说:“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

本文通过阐述1978年以后几个新闻学基本概念回归本学科的历史进程,说明对新闻、新闻传媒的认识是否科学,对于传媒业的发展、新闻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在社会变迁的转折时期。作者认为,推动我国新闻学基本概念回...

自有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以来,职业活动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专门社会职业的新闻记者群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

“以新闻为本位”,是邵飘萍1923年在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提出的对新闻传媒的基本要求。然而,这个概念对长期以来以宣传为本位的党的传媒来说,是陌生的,因为在那时的具体斗争环境中,党的传媒以宣传为本位是必须的...

访问者:张威2008年6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张威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进行访谈,主题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30年的历史进程。以下是整理后的文字。那是一段思想稀薄的时光张威问:陈老师是...


访问者:张威2008年6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张威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进行访谈,主题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30年的历史进程。以下是整理后的文字。(接上)二十二年研究为主,最近五年教书...

 ※ 论胡锦涛传媒工作的新思维 (2008-10-13,1459)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发表讲话,并在人民网与网友对话,引起全国新闻传播界的广泛关注。这里就他的讲话谈一些体会。我国传媒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民日报》在胡锦涛视察的第二天发表社论《让党...

《新闻界》2008年1期发表作者:陈力丹 陈秀云2007年被称为公共事件年和信息公开年,本年的新闻和传播研究多集中在与此相关的事件上,本文以年内发生的事件为话题,对这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加以综述。一、“传媒歧视”200...

本文概括了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总体特点,对研究的重要方面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网络传播研究进入了一个关注建设与管理、多维度纵深拓进研究领域的阶段。《当代传播》2008年第1期发表2007...

 ※ 2007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2008-1-7,1616)

本文通过对2007年主要新闻传播期刊的梳理,从新闻理论、新闻实务、新闻史、传播学四个方面概述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期发表2007年被称为中国社会公共事件年和信息公开年,...

祝贺老同学郭亚夫和他的学生殷俊编著的书《外国新闻传播史》再版。这本书资料丰厚,体例颇有特色,除了新闻传播史外,还包括新闻法和新闻理论的发展史。在这里,我想借这个机会说一说为什么要学习外国新闻传播史。人不能没有历史意识...


发动二次大战的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意大利和德国的法西斯党主要通过暴力对媒体实行法西斯化,而日本,媒体的法西斯化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埋下了种子,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性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日本自7世纪“大化革新”后,确立了以天...

 ※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006-1-16,1351)

第一部分:中国传播学的研究简史一、研究的起点——1978年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上个世纪50-70年代处于与世界隔绝的状态,政治上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60年代,曾经在内部作为“批判资产阶级”的材料,翻译了一些...

 ※ 试论邓小平的新闻和宣传思想 (2005-11-28,1866)

该文挖掘了邓小平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和宣传思想,阐发的重点在于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新闻和宣传思想。作者认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是邓小平新时期新闻思想的核心观点,其他观点都是围绕...

陆定一1943年发表的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我初次读到是在三十年前(1973年),后来反复看过多遍,相当熟悉,当时认为这是解放前党报理论中最有学术色彩的文章。那时陆定一已被打成“黑帮分子”多年了,在“文革...

 ※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的新闻学 (2005-11-28,4030)

“科学,作为服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

该文回顾中国大陆、台湾间的新闻交流时,将它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以两岸都认为新闻交流十分必要作为认识的前提,提出了三点以往交流的经验;接着,谈到进一步发展两岸交流的三个必要的观念前提;最后,该文就改进两...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党中央机关报的改版,一次是1942年4月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一次是1956年7月人民日报改版。这两次改版当时都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为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而对党报的主要任务、工作传统进行了重大调整。第一次...

埃及的新闻史与西方国家不同,经过半殖民地时期、宗派—党派时期,在20世纪60-80年代逐步形成特有的社会动员型新闻体制。讨论社会动员型体制,需要简单回顾一下埃及前两个时期的新闻政策。 埃及半殖民地时期的新闻业(179...

过去的百年世界新闻传播,基于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传播的信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事实,可以用“百年激荡”来形容。从出现传单式的印刷新闻纸,到形成定期出版、有固定报名、每页有数条新闻的所谓“真正的报纸”,花费了数百年,甚至上...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说明,日本媒体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化不像意大利和德国,基本上是该国媒体从19世纪末自觉鼓吹侵略战争的自然结果。文章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形的历史原因、民族发展的特点,以及不彻底的明治维新的背景。[关键词]日...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印度独立后新闻业发展的四个特征。作者认为,理解印度新闻业内部的,以及与政府与执政党的种种利益冲突;理解印度复杂的语言和种族,以及相互间的矛盾,是理解印度独立后新闻业发展的钥匙。[关键词]印度 新...

 ※ 论列宁的出版自由思想 (2003-4-7,3330)

列宁的出版自由思想通常被理解为他在十月革命后发表的许多激烈批判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言论。这只是表现出他在某种特殊情形下对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一方面的认识,列宁还有更重要的关于社会主义出版自由的设想和实践。他的...


现在我们进入了21世纪的第一年,回顾最近的百年世界新闻传播,“急遽变化”或“激荡”等词汇可以恰当地表达这个世纪新闻传播的特征,这是基于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呈几何基数增长的事实。从出现传单式的印刷新闻纸,到形成...

 ※ 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 (2006-6-1,1992)

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话题,或由新闻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热映之后引发。这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前两年的热点,在2005年继续得到关注。新话题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深层思考,丰富了原有研究领域的...

传媒如何报道灾难性的突发性事件,往往最能集中反映一个社会(或时代)新闻政策的特点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我国的传媒长期以来报喜不报忧,特别是“文革”时期,重大事故一概不报,或者把事故当作英雄事迹来报,造成了人们对于传媒职...

 ※ 毛泽东论舆论 (2010-9-11,1322)

在毛泽东著作中,“舆论”的概念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舆论是一种很复杂的信息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毛泽东没有对舆论本身下过定义,但从他运用这个概念看,舆论是分散的、自然状态的意见。因而他在谈到“舆论不一律”时这样写道:“...

 ※ 2009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2010-9-3,2065)

2009年国内群体性事件和网络热门话题频出,但就新闻传播学研究而言,除了对各种新发生的社会传播现象进行即时的分析外,学术研究层面倒是较为平静的一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新闻传播学界在对本学科60年进行的...

29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史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