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一41;从“曹頫说”谈起
艺术中国
曹頫的知名度要小于他的长辈曹寅,也小于他的晚辈曹雪芹。但是,我以为曹頫是《红楼梦》的原作者,所以,我们应该逐渐地来了解曹頫。
2005年3月底,陈林先生在《新京报》上发表谈语,用他自己的论证方法,再次肯定了曹頫是《红楼梦》作者的观点。4月14日在《中国教育报》上陈林先生又发表了一个谈话,其中谈道:
艺术中国[http://www.artx.cn]
“作者‘曹頫说’并不新鲜。例如孔祥贤先生在《《红楼梦》的原作者是谁?》40;上下篇,载《北方论丛》1979年第5期、1980年第4期41;中认为曹雪芹只是改编者,原作者是曹頫,也就是批书人脂砚斋。2001年10月出版的孔先生的专著《红楼梦的破译》依然坚持这一观点。张杰先生在《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原作者》(上下篇,载《唐都学刊》)1999年10月、2000年1月)中认为,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原作者在辈份、年龄、阅历上均不相吻合,小说‘应当是原作者和曹雪芹两人共同完成的’,这个原作者就是曹頫。
“以上两位先生的结论主要建立在看似合理的推测基础上,缺乏足够的文史资料支持,也没有过硬的物征,因此也就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同时,至少孔先生认为曹頫只是前80回的作者,而且两位先生对曹頫的生年全都猜错了。”①
的确,正如陈林先生所说,“曹頫说”并不新鲜,也不是只有我们三个人主张“曹頫说”。
1978年9月,冯其庸先生写作了《关于曹雪芹的几个问题》,其中一节为“驳《红楼梦》是曹頫所作说”。后来从胡文彬先生的《红楼梦“原作者”考论》中才了解到,冯其庸先生批驳的是湖北武汉的黄且先生的“曹頫说”。黄且的小册子名为《红楼梦新考》,写作时间至少在1978年9月之前,自印本,共45页。我不是研究红学史的,不知道黄且先生是不是当代主张曹頫为《红楼梦》作者的第一人。不论情况如何,我们都应该向黄且先生自费印行小册子将自己的观点放置于百家争鸣之中而表示崇高的敬意。
艺术中国
请登录会员后阅读全文。关于《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书稿的看法,我与陈林先生有较大差异。陈林先生认为一百二十回均为曹頫原著,所以后四十回也是曹頫所写;我的看法是,后四十回中有曹家残稿,其量小于一半,因为脂评明确告诉我们:《红楼梦》“全部百回”,也就是说,曹家曾遗失过后二十回,而不是后四十回。
有人会问,既然元妃去世的文字这么重要,你为什么不写进《曹雪芹不是《红楼梦》的原作者》一文中呢?
我要说的是,我的那篇文章是一篇学术论文,它需要用历史材料来推演历史结论。而红学界有一种习惯,就是用小说材料来推演历史结论。这种习惯的根源就是附会红学的理论,为民国初年索隐派和自传派所共同倡导。曾是自传派主将的俞平伯先生在晚年对此有过深深的忏悔,他说:“……自传说是也,我深中其毒,又屡发为文章,推波助澜,迷误后人。这是我生平的悲愧之一。”⑥然而,不少研究者至今对这种习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所以才产生了登峰造极之说法:曹雪芹和一个名叫竺香玉的女人合谋毒杀了雍正皇帝。问其来源,他们会十分诚恳地告诉大家,包括告诉我国一流水平的清史研究专家,这一真实的千古奇案就隐写在《红楼梦》小说材料之中。最后他们还绝不会忘记地强调道:“不可思议,但确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