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当代文学

施蛰存海外书简

收录:2011-12-14  作者:李辉  来源:《书城》2009年09期  点击:1862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李辉专辑

在写给美国学者李欧梵的一封信中,施蛰存谈到对美国汉学家金介甫《沈从文传》及沈从文的看法:“金介甫的《沈从文传》有中文译本,我才看到。此书第七节涉及沈从文对现代主义的批评,也有金介甫的评论,使我诧异。沈从文不会理解现代主义,不足为奇,金介甫也不理解,十分奇怪。现代主义是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及表现方法,不是指题材内容为大都会中的现代生活。沈从文一看到描写舞场、咖啡,就生气;金介甫似乎也有同感,怪不怪?”(1986年1月12日)

施蛰存与沈从文是同时期的著名作家,当年在上海又有密切来往,且都被鲁迅严厉批评和讥讽过。即便如此,谈到沈从文时,施蛰存依然不加虚饰,坦率而言。

施蛰存对沈从文所持的这一态度,我在上世纪九卜年代初已有印象。当时,我为撰写《沈从文与丁玲》一书向他请教史实,他在先后两封信中分别写道:

丁被捕后,沈作《记丁玲》,此书中颇有讥讽丁玲的话,也有讥讽左翼作家及左联领导人的话,我当时看了,也觉得沈过甚。我不知丁玲什么时候看到沈这本书,想必在南京时已见到,从此丁对沈很不满意。(1990年4月25日)

沈从文记丁玲一文,当年我就觉得不好。他是两面开刀弓,两面不讨好,一面讽刺左联,一面批评国民党,两方面的措辞,也并非半斤八两。不过,我不相信丁玲到八十年代才见到从文此书。她在南京时,肯定已见到了,早有人传言,丁玲对从文不满。(1990年i1月l5日)

今天,再读这些信,它们正好印证了上面所引古剑之论:“因作家的书信是随心随性而写,没有掩饰,更不造作,其学养修为,为人处事,气质爱好,都自然流露在书信中。”

与鲁迅的关系、对鲁迅当年对自己的批评与讥讽的看法,是施蛰存晚年不断被人问及的话题。有人谈到,施蛰存似乎对此事有过反省,对鲁迅不再有怨言。但在一九七九年写给香港《文汇报》副刊编辑吴羊璧先生的信中,他一一回答吴的提问,在“关于书报检查员”一节中,他专门谈到鲁迅对他的这一指控:

这是鲁迅对我的诬蔑,这个“定论”是鲁迅给我的“定论”,党并没有给我作这个定论。经过多次审查,我的政历从来没有人 肯定我做过国民党的书报检查官。只要举一个铁证:我只有在一九二六到一九二七年间是国民党员同时是共青团员,当时的团员党员都加入国民党左派,都是跨党的;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以后,我脱离了两方面的组织关系,从此没有和国民党发生关系,既非国民党员,怎么会做书报检查员?

这是鲁迅对我的批判,我是不服的。但看他对周扬、夏衍也奚落得不成样子,我也只好自认晦气,不该触怒一个文坛霸权。他现在还是一个“老虎屁股”,所以我始终不吭一声。(1979年1月25日)

施蛰存海外书简 共有7页,您还有5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页次:2/7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