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古代文学[专题]红楼梦

《红楼梦》第13回与第64回的关联——读《红楼梦》札记

收录:2011-12-20  作者:夏薇  来源:www.ilf.cn  点击:852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夏薇专辑、或者红楼梦专题

《红楼梦》有两个地方令人难解。

一处在第47回。

宝玉便拉了柳湘莲到厅侧小书房中坐下,问他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了。湘莲道:“怎么不去?前日我们几个人放鹰去,离他坟上还有二里。我想今年夏天的雨水勤,恐怕他的坟站不住。我背着众人,走去瞧了一瞧,果然又动了一点子。回家来就便弄了几百钱,第三日一早出去,雇了两个人收拾好了。”

奇怪的是,秦钟之死发生在第16回的末尾,而柳湘莲初次登场则于第47回。当中隔着三十回,他们二人怎么会认识,并且是好朋友,这岂不奇怪?

看来,只有一种可能:在曹雪芹撰写的原稿或初稿中,本有柳湘莲和秦钟结交的故事,后来在定稿的时候,却被曹雪芹删掉了[1]。

在曹雪芹尚未删改的原稿中,柳湘莲和秦钟结交,必发生在现在的第16 回之前。

令人难解的另一处在第64回。

蒙古王府旧藏本(简称蒙本)第64回有回前总批曰:

此一回紧接贾敬灵柩进城,原当铺叙宁府丧仪之盛。但上回秦氏病故,熙凤理丧,已描写殆尽,若仍极力写去,不过加倍热闹而已。故书中于迎灵、送殡忙乱处,却只闲闲数笔带过……

此批语非为蒙本所独有,而是为蒙本、戚蓼生序本(简称戚本)、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本(简称彼本)所共有,批语的字句基本上相同。蒙本、戚本均将此批语置于回前,彼本则将此批语置于回目之后、回首诗之前。

值得注意的是批语中的“上回”二字。

它把“上回”的内容限制为“秦氏病故,熙凤理丧”。

查现在我们看到的《红楼梦》,“秦氏病故”也好,“熙凤理丧”也好,其事均发生在第13回。

为什么第13回的情节在第64回的批语里被说成是“上回”的事?从第13回到第64回,相距五十回,未免太远。

从常理来说,这里所说的“上回”应距第13回不远,或是第13回,或是第14回、第15回……

把五十回之前的第13回称为“上回”,罕见此种遣词之法。岂不蹊跷?

此批语既为三个脂本(蒙本、戚本、彼本)所共有,则它是脂批无疑。

此批语的批者了解曹雪芹描写贾敬丧事的用心,也可从侧面证明此批语是脂批。

程伟元、高鹗《红楼梦引言》第三条说:“即如六十七回,此有彼无,题同文异,燕石莫辨。”[2]

他们说的只是第67回,并没有提到第64回。而现存的庚辰本、己卯本正无第64回、第67回,并特别注明“内缺第六十四、六十七回”。因此,有人曾怀疑现存的第64回为赝作。

第64回既然冠有此脂批,则可证明此回当是曹雪芹原稿。

第64回是开始铺叙尤二姐、尤三姐故事的第一回。既然“上回”所铺叙的内容是秦可卿的丧事,那么,秦可卿丧事和尤二姐、尤三姐故事,理应在结构上相连,起码也应相隔甚近。现在二者相距五十回之遥,殊属意外。

《红楼梦》第13回与第64回的关联——读《红楼梦》札记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红楼梦》第13回与第64回的关联——读《红楼梦》札记》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红楼梦》第13回与第64回的关联——读《红楼梦》札记》点赞!
精彩图文
昆曲《李慧娘》
昆曲《李慧娘…
汉画的集藏、保护与应用:透视南阳汉画馆(4)
汉画的集藏、…
翻译话语与意识形态
翻译话语与意…
关于昆曲《霓裳新咏谱》的两种抄本
关于昆曲《霓…
晚清民国志怪传奇小说集研究
晚清民国志怪…
先秦法书墨迹研究
先秦法书墨迹…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