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在成书过程中,抄录了前人创作的或当时社会上广泛传唱的曲子,有套数、小令、时调小曲、剧曲等等,不下于两百首。这些曲子大多作为清唱的内容出现在清唱的场面之中,对此,笔者已在前文《〈金瓶梅〉清唱曲辞考探》中,加以考述。除此之外,小说抄入的曲子还用作为人物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的证词。如小说中常常出现的“有《山坡羊》为证”,“有《沉醉东风》为证”等等;某些曲子还用作为人物所写书信的内容。本文拟就小说中这类曲子的来源、抄改情况,作些考证与分析。
动人心红白肉色
小说第四回写西门庆与潘金莲成奸以后,“这西门庆仔细端详那妇人,比初见时越发标致。吃了酒,粉面上透出红白来。两道小鬓,描画的长长的。端的平欺神仙,赛过姮娥。”有《沉醉东风》为证:
动人心红白肉色,堪人爱可意裙钗。裙拖着翡翠,纱衫袖挽泥金攥,喜孜孜宝髻斜歪。恰便似月里姮娥下世来,不枉了千金也难买。
此曲抄自《雍熙乐府》卷十七《沉醉东风》。小说抄录时有较大改动。现录原曲如次:
动人心红白肉色,堪人爱可意裙钗。且休题西施娇,敢比那杨妃赛,喜孜孜髻斜歪。月里嫦娥下世来,想起它千金难买。
此曲原注:“相思士女”,为何人作品不明。继第二回以后,这是小说对潘金莲的外貌又一次进行大段的描写。而所用文字又再次从前人现成的作品抄改移植而来。这依然是艺人创作平话作品的老路。纵览《金瓶梅》全书,作者的小说创作观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这个变化并不彻底,这就是一个明证。
凌波罗袜,天然生下
《金瓶梅》第八回写潘金莲一日不见西门庆,心烦意乱:
(潘金莲)看不见西门庆来到,嘴谷都的骂了几句负心贼。无情无绪,闷闷不语,用纤手向脚上脱下两只红绣(鞋)儿来,试打一个相思卦,看西门庆来不来。正是:逢人不敢高声语,暗卜金钱问远人。有《山坡羊》为证:
凌波罗袜,天然生下。红云染就相思卦。似藕生芽,如莲卸花。怎生缠得些娘大?柳条儿比来刚半扠。他不念咱,咱想念他。
想着门儿私下,帘儿悄呀。空教奴被儿里叫着他那名儿骂。你怎恋烟花,不来我家?奴眉儿淡淡教谁画?何处绿杨拴系马?他辜负咱;咱念恋他。
此曲抄录自《雍熙乐府》卷二十《山坡里羊》,原注“思情”。文字上有较多改动。原曲如次:
凌波罗袜,天然生下。红云印下相思卦。似藕生芽,如莲卸花,怎生缠得来些娘大?柳条儿比来刚半扎。他不念咱,咱想念他。
帘儿私下,门儿悄呀。被儿里着咱名儿骂。你恋烟花不来家,我眉儿淡了教谁画?何处绿杨拴系马。他欺负咱,咱想念他。
此曲在小说中并不是作为唱曲出现的,而是用作对潘金莲的心理描写。小说移植现成的曲辞用于情节发展的场景描写与人物的外貌、风度、仪表描写甚多,而用于心理描写者亦有多处。在这里作者借用此曲辞描写潘金莲此时的内心活动,可说是入情入理、丝丝入扣。可见作者对当时流行的散曲、时调非常熟悉,信手拈来,皆可为我所用,且用得很贴切。但这种创作方法仍然是艺人们习用的创作平话的手法,仍然是旧的传统的小说创作观念的产物。它无疑降低了作为文人创作的这一部小说的艺术价值。当然,这仍然属于新的小说创作观念刚刚诞生时期的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