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书目文献

出土宋元词图文辑考[一]

收录:2012-6-15  作者:杨栋  来源:www.ilf.cn  点击:2538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杨栋专辑

经全面调查近二十年出土的古磁州窑器物上的宋元词,共得到作品34首,词牌27个。下面结合图片进行辨识校勘,计考正词牌4个,考定作家10位。

一、倾杯乐与高阳台

图二十六(续《出土金元散曲图文辑考》)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有二百多方瓷枕,系香港实业家、收藏家杨永德伉俪捐赠。图二十六所示白褐二彩枕为吉州窑产物,即该馆所藏,枕底与枕面有白地墨书宋代柳永词两首,一为【倾杯乐】,一为【高阳台】:

【散水调·倾杯】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商调·高阳台】楚天晚,坠冷风败叶,疏红零乱。冒征程匹马区区,愁见水遥山远。追念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又岂知前欢云雨分散。

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残灯畔(半)夜厌厌,凭何消遣。

“散水调”不见于传统八十四调与隋唐燕乐二十八调之名,当与“水调”、“枫香调”、“玉宸宫调”等相类,都是唐代乐工临时俗称的调名。白居易《谢曹供奉琵琶新调谱寄家妓》诗:“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唐南卓《羯鼓录》载【倾杯乐】属太簇商,则散水调可能就是太簇商调的俗称。

以柳永《乐章集》本与万树《词律》本校勘,瓷枕本词牌“倾杯”省一“乐”字。“鹜”字诸本作“木”,音近而误。“鹜”与下句对仗,必与“雁”同属鸟或动物类,瓷枕本义长。“雁”字夺,据诸传本补。下片第五、六两句诸本皆断为“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不合格律,万树有详尽辨正,此依《词律》本断句。北曲黄钟宫有【倾杯序】一调,应是由词调而来。

以《乐章集》本校【高阳台】,“年时”作“平时”,瓷器本义胜。“殘灯畔”作“寒灯半”。六字句有“3、3”式和“2、2、2”式两种,前者多见于曲而后者多见于词,故校改“畔”为“半”。【高阳台】又名【庆春泽】,有三体,而无一与柳永词全合。可能柳词有创新而为词律家所忽略。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生于北宋中期,仕途失意,流连坊曲,名闻禁中。宋仁宗因此而除其功名,云“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他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首先他第一个大量写作新体慢词,开创了宋词的新天地。其二他不但是第一个专业词作家,“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名号传遍天下,而且最早全身心投入与歌妓的合作,“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剧扮,能兵嗽,表里都峭”,(柳永【大石调·传华枝】)成了市井文艺家的典范,为后来的关汉卿等“才人”元曲家开辟出一条新的文人生存路径。其三,他的词走了一条通俗之路,时人称“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足见其影响之深广。元曲之俚俗,比之更甚,柳词实为其不祧之祖。元人论元曲之第一人燕南芝庵于其《唱论》开篇所列“近出所谓大乐”仅选宋金词家10人10首,其中之一就是“柳永【雨霖铃】”。出土瓷器上书写的词曲,以上述两首柳词为较早,与元人曲论文献相合,正表明了元曲的文化精神源渊所在,而这一点恰好是被以往曲学界所忽略了的一个问题。

出土宋元词图文辑考[一] 共有5页,您还有4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5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出土宋元词图文辑考[一]》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出土宋元词图文辑考[一]》点赞!
精彩图文
茅盾四荐《边陲线上》
茅盾四荐《边…
关于《故人风清》
关于《故人风…
洪汛涛和他的《神笔马良》
洪汛涛和他的…
日本所藏湯顯祖戲曲版本知見錄[一]
日本所藏湯顯…
海派基调创始人赵之谦
海派基调创始…
明清小说的生命立场
明清小说的生…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