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娘子
图五十一
这方三彩枕为宋金之物,今藏日本白鹤美术馆。造型呈书册展开状,枕面分为两个部分,实为双从枕。共书写【七娘子】小令二首:
月明满院情(晴)如昼,绕池塘、四面垂杨柳。泪湿衣襟,离情感旧,人人记得同携手。从来早是不即(原文病框中加一“即”字)溜,闷酒儿、渲[得]人来瘦。睡里相逢,连忙先走,只和(合)梦里斯(厮)駞(迤)逗。
中吕宫 七娘子
常记共伊初相见,时(对)枕前、说了深深愿。到得如今,烦恼无限,情人觑着如天远。当初两意非情浅,奈好事、间阻离情[怨]。似捎得一口,珍珠米饭,嚼了却交别人咽。
中吕宫 七娘子
这是两首思妇词,但多用俚俗的口语,民间色彩浓烈,已开后来元曲之风。“人人”词曲常用词,即单称的“那个人”,专用于女性对情人的暱称。如欧阳修【蝶恋花】:“翠被双盘金缕凤,忆得前春,有个人人共。”黄庭坚【少年心】:“似合欢核桃真堪人恨,心儿里有两个人人。”辛弃疾【南歌子·新开池戏作】:“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当作镜儿猜。”“即溜”,宋元口语词,意为灵俐,聪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十:“伸足误踏瓿倒,糖流于地,小商弹指叹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即今语所谓“机灵”。这个字颇难辩识,“即”,原文写成病框中加一“即”字,又把单耳旁写成双耳旁,形近“廊”字,故文物考古者都认作“廊溜”。实为“即”之民间俗写也。此两句说主人公因为陷入感情泥潭而无法自拔,只好借酒浇愁,责怪自己看不开,不聪明也。“駞(迤)逗”,词曲常用语,这里指为恋情所折磨。《刘行首》杂剧二折:“我我我迤逗的他心內焦。”亦作拖逗。“似捎得一口”三句,极言无聊无味,用了衬字和歇后语,为词中罕见而在曲中常有,足见民间俗词是词向曲转化的桥梁。
与上枕类似且同样书有这两首【七娘子】三彩枕还有传世者,首都博物馆即藏有一方。另外我们也藏有一方,制作比较粗陋,参看下图五十二。可见当时瓷枕生产也存在精品名品与一般产品或真品与仿冒劣质品的区别。
图五十二
十、行香子
图五十三
这只云头状白地黑绘瓷枕为金元之物,今藏故宫博物院,上书【行香子】词一首:
双调 寒暑催迁,名利萦牵,得闲时平地神仙。忙中光影,醉里长年。也由人,也由地,也由天。
春风红杏,秋水香莲,小池塘、杨柳轻台(苔)。一筇床畔,千卷窗前,有时行,有时坐,有时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