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古代文学[专题]红楼梦

“籀红室藏本”和一段旧公案——《红楼梦》120回抄本系列研究之一

收录:2011-12-20  作者:夏薇  来源:《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1期  点击:2597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夏薇专辑、或者红楼梦专题

第42回结尾,程乙本作“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众人不知话内有因”,“正自胡想”,“下回分解”;籀本作“只知说,不知轻重”,“众人不知话内有话”,“正自胡思”,“且听下回分解”

这样的比较琐碎的异文,几乎是每一回都有,我就不多举了。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比勘分析,容庚与胡适争论的一段旧公案可以得出新的结论了。

籀本既不是像容庚说的那样,是曹雪芹《红楼梦》的原本;也不是像胡适所说的那样,就是全抄程乙本,没有任何价值。

籀本大部分不同于程甲本,小部分不同于程乙本,另外还有自己独异之处。这说明它的底本不是抄自程甲本,也不是抄自程乙本,而是另外的一个与程甲本、程乙本不同的本子。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籀本涉及避讳的问题。例如第11回、第53回、第68回、第74回、第102回、第105回的回目中,“宁”字避讳。道光皇帝叫“旻宁”。“宁”字的避讳有两种,一是缺末笔,二是改写为“甯”。籀本“宁”字的避讳是第一种,缺末笔,最后一笔用点代替。

籀本的这些特点说明:

第一,从避讳可以知道,籀本的抄写年代是在道光元年以后。但这并不等于说,它的底本的抄写年代必然是在道光元年以后。

第二,由于它的异文大部分不同于程甲本,小部分不同于程乙本,所以它的底本有极大的可能是乾隆五十六年之前的抄本。它的存在已经使《红楼梦》120回抄本早于第一个排印本的结论成为可能。

[①]容庚,字希白,号颂斋。著名古文字学家、金文专家,广东省东莞县人。生于1894年9月5日,1983年3月6日逝世。毕生著书20余种,他的成名作《金文编》是继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之后的第一部金文大字典,是古文字研究者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②]吴晓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也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文化大革命”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红卫兵把一张封条贴在了吴晓铃家的书库门上。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因此,吴晓铃的藏书得以完好无损地全部保存了下来。

[③] 《补拙斋抄本:一个带批语的<红楼梦>旧抄本——《红楼梦》120回抄本系列研究之一》,待发表。

[④]在一些程甲本系统的早期刊本中,例如藤花榭本、三让堂本,也作“父母”。

[⑤]限于篇幅,我没有列出程甲本此段文字。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尾页  页次:8/8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