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现代文学[专题]沈从文研究

遗文疑问待平章——新发现的沈从文佚文废邮考略

收录:2011-12-14  作者:解志熙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3期  点击:3272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解志熙专辑、或者沈从文研究专题

收集在这里的沈从文佚文废邮十四篇,是我和裴春芳、陈越两位同学近两年来陆续发现的。其中《废邮存底·致丁玲》、《废邮存底·辛·第廿九号》、《敌与我》、《新废邮存底·关于〈长河〉问题,答复一个生长于吕家坪的军官(残)》、《致莫千(残)》、《给一个出国的朋友》、《我们用什么来迎接胜利》、《诗人节题词》八篇由我辑录,《读书随笔》、《梦和呓》、《文字》三篇由裴春芳辑录,《旱的来临》、《新书业和作家》、《纪念诗人节》三篇则由陈越辑录。这些长长短短的佚文废邮诚然零碎不成系统,不能与重要的创作相比,但其中一些篇什也包含着相当重要的信息,或许为沈从文研究者所乐见,所以我又对辑录稿通校一过,并酌加注释,集中刊布于此。坦率地说,由于个人闻见有限,有些篇什或已被人发现在先也未可知,倘如是,则理当以先发者为准,我们的后发自然作废。关于一些文本的考辨以及其他相关情况的介绍,说来颇为繁琐,不便夹杂于校注之中,所以在这里归总交代一下。

友谊与爱情的遗迹——沈从文致丁玲的信和给张兆和的情书

前面的《废邮存底·致丁玲》、《废邮存底·辛·第廿九号》、《旱的来临》三篇,都是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写作的,均刊载于杭州发行的《西湖文苑》杂志上。

刊载于《西湖文苑》第1卷第3期上的那封《废邮存底》,目录页署名“甲辰编”、正文里又署名“甲辰”,而“甲辰”乃是沈从文的笔名之一,并且这封《废邮存底》末尾的附识——“这是我一九三○年在武昌时写给最近失踪的丁玲女士若干信中的一封信从文识”——已完全点明了写信者和收信者的真实身份;复查沈从文1930年9月16日至12月下旬在武汉大学任教,则此函当写于这一时期。为示区别以便于研究者援引,我在整理时酌改为《废邮存底·致丁玲》。刊载于《西湖文苑》第2卷第6期上的诗作《旱的来临》,不论在目录页还是正文里,作者都署名“岳焕”,而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岳焕”也是他的笔名之一。按,《西湖文苑》虽然是个地方性的小刊物,却是一个相当严肃的纯文学刊物,在那上面假冒沈从文之名与笔名发表作品,是不大可能的。然而惟其是个地方性的小刊物,研究者一向不大注意,而沈从文当年身在异地并且辗转不定,这个刊物他未必期期都能收到,纵然收到,也由于战乱迁徙而未必能够一一保留下来,这或者就是这些文字长期散佚在集外的原因吧。

收录在《沈从文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中的诗,多为情歌、拟情歌和情诗,像《旱的来临》这样咏叹乡村旱灾、农民艰辛的诗篇,是颇为少见的。《废邮存底·致丁玲》则尤为珍贵。近年来,沈从文与丁玲的关系已成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涌现出了《沈从文与丁玲》(李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专题研究著作,该书并附录了相关的讨论文章和参考文献,但这封《废邮存底·致丁玲》却未见涉及。研究者们利用较多的还是沈从文的《记丁玲》及其续篇等,在这些著作中沈从文也摘引了他与丁玲之间的多封往来信函,可惜大都不完整。比较而言,这封《废邮存底·致丁玲》可能是现存最长也最为完整的沈从文致丁玲书信,从中可以推知,丁玲曾经写信与沈从文讨论妇女问题,所以沈从文便复函给她,非常坦率地陈述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意见。看得出来,两位好朋友在妇女问题上的观点并不一致,但分歧显然无碍于他们之间的友谊。而时当丁玲遭难之际,沈从文特地发表这封致丁玲的旧函,并加附识点出丁玲的“失踪”,这无疑有声援友人、问难当局之意。所以,不论对研究沈、丁的关系还是探讨沈从文的妇女观,这封《废邮存底·致丁玲》都是不可多得的文献。

遗文疑问待平章——新发现的沈从文佚文废邮考略 共有9页,您还有8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9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遗文疑问待平章——新发现的沈从文佚文废邮考略》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遗文疑问待平章——新发现的沈从文佚文废邮考略》点赞!
精彩图文
太平广记的传播与影响
太平广记的传…
论《红楼梦》桐花凤阁批本二十回抄文之底本——兼论补拙斋抄本之底本
论《红楼梦》…
国之明珠:新中国的杂技艺术
国之明珠:新…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弱者之道——老子纵横谈》序
天下之至柔,…
先秦法书墨迹研究
先秦法书墨迹…
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小说界革命的…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