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古代文学[专题]水浒传

20世纪《水浒传》研究方法回顾与检讨

收录:2011-12-20  作者:刘天振  来源:《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点击:324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刘天振专辑、或者水浒传专题

作为一部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经典之作,《水浒传》研究一直是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热点。统观20世纪《水浒传》研究方法的递嬗演变,可以说走过了一个从中西结合、多元拓展,到一元独尊,再到理性自觉、多元并举的曲折历程。而且,《水浒传》研究总是接纳最新的理论方法。在50至70年代,《水浒传》研究与政治理性关系复杂,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学术研究的界域。因此,从许多方面来看,《水浒传》在20世纪的学术命运都比其它古代小说更具有代表性。研究的理论方法往往规定着学术研究的面貌,透过20世纪《水浒传》研究方法的兴替递擅,不仅可以折射出百年《水浒》研究的演变发展,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还可以透视百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衰状况。

20世纪之初,《水浒传》曾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选作宣传革命的工具。邓狂言的《红楼梦释真》认为,《水浒传》和《金瓶梅》“二书皆政治小说而寄托深远者”[1]。王钟麒《论小说与社会改良之关系》称《水浒传》为“社会主义之小说”[2]。燕南尚生《新评水浒传序》则认为,《水浒传》提倡“平权、自由”[3]。这种“动辄索引古人之理想,以阑入今日之理想”[4]的政治实用主义性质的评论,严格讲来称不上学术研究。这些言论虽然对封建社会长期歧视小说的观念有一种反拨作用,但是这种给古代小说贴政治标签的做法,却为60至70年代《水浒》研究的政治化开了先河。

20年代至40年代末:《水浒传》研究方法中西并用、多元拓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水浒传》研究完成了向现代型的转型,逐步形成了以西方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传统考据学三种理论方法为主,兼有其它多种方法的研究格局。本期《水浒传》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成书过程、作者、版本、故事源流等几个方面,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对说来,对于《水浒传》思想内蕴、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探讨则比较薄弱。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了解的加深,他们普遍认识到西方物质文明的进步,依赖于发达的科学技术,而发达的科学技术却取决于先进的研究方法。当时在中国学界兴起了介绍、学习西方科学方法的热潮。历史术、归纳法、进化论、实证法等被纷纷介绍进来。其中,研究物种进化的进化论最受重视,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各学科的研究。

20世纪以现代学术观念和方法对《水浒传》进行专题研究始于胡适。他作于1920年的《<水浒传>考证》[5],采用“历史演进法”对《水浒传》的成书及版本作“历史的考据”。他的总论点是:“《水浒传》乃是从南宋初年(西历十二世纪初年)到明朝中叶(十五世纪末年)这四百年里的‘梁山泊故事’的结晶。”这一结论为后来《水浒传》成书问题研究奠定了基本框架。他在《<水浒传>考证》中表达的“种种的不同时代发生种种不同的文学见解,也发生种种不同的文学作品”的见解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发表于1913年)中“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点,都贯通着一种文学进化的思想。这种观念是对中国传统的文学退化观、复古观的彻底颠覆。胡适在西方进化论指导下对《水浒传》成书过程进行的实证主义研究,尽管曾遭时人及后人訾议,如责其机械套用进化论,过分倚重考据法等,但其在确立《水浒传》研究现代规范方面的意义却不容抹煞。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其实就昭示着对传统经学研究方法的超越。在20年代,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6]、李玄伯的《读水浒记》(1925年北京燕京印书局排印本《百回本水浒》卷首)研究《水浒传》成书过程,皆受到胡适的影响。郑振铎《<水浒传>的演化》[7]用进化论观点来研究《水浒传》的源流发展,并在研究中注意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体现出理论方法的更新与进步,为古代小说研究观念和方法创立了更好的典范。

20世纪《水浒传》研究方法回顾与检讨 共有13页,您还有1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20世纪《水浒传》研究方法回顾与检讨》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20世纪《水浒传》研究方法回顾与检讨》点赞!
精彩图文
椅子顶
椅子顶
50年代的中国美术与苏联影响
50年代的中…
舞蹈2000年:迎接21世纪的风姿流韵
舞蹈2000…
《中国评论周报》上的几则徐志摩研究资料
《中国评论周…
古人的天平
古人的天平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催生中国第一代漫画家(2)
辛亥革命与五…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