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当代文学[专题]军旅文学

三十年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漫评

收录:2008-11-27  作者:丁临一  来源:中国作家网  点击:1789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军事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一直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经历了长期的思想艺术禁锢,改革开放的春风引领了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兴旺繁荣局面的来临。从老一代作家的笔耕不倦,迅速过渡到中青年作家的群芳竞秀,新世纪以来更有创作新锐脱颖而出,预示着我国的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的乐观前景。

老一代作家的创作,相对集中于革命历史题材的回顾与反思。刘白羽的《第二个太阳》,周而复的《长城万里图》,萧克的《浴血罗霄》,包括韶华的《三角—红黄白》,孟伟哉的《昨天的战争》,等等,大多取材于自己长期的革命战争生活经历与历史研究积累,旨在重现我党我军光荣战斗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场面宏大,视野开阔,激情横溢。黎汝清的创作在革命历史题材方面具有突破性的贡献,他的《皖南事变》率先大胆冲破了当时的创作禁区,描写了重大历史悲剧事件,真实深刻地刻画了项英这样一位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曾经身居要职的悲剧人物形象,把历史真相与历史人物的人生哲学、人生追求、性格命运、历史归宿令人信服地统一在作品中,读来使人对于历史和人生的认识都极具警示启迪意义。他后来又相继创作了《湘江之战》和《碧血黄沙》,孜孜不倦地叩问历史真实,歌赞悲剧英雄,勇敢地直面我党我军历史上的重大失利,将沉重的历史反思建设性地升华为面向未来的珍贵精神财富。

中青年作家关注革命历史题材的从作品数量看相对较少,而他们对于革命前辈的历史再现与形象刻画,较之老一代作家又别开生面。如项小米的《英雄无语》,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都梁的《亮剑》,包括马晓丽的《楚河汉界》。他们笔下的革命前辈战斗经历更加复杂残酷,人物个性更加鲜活多彩,他们关注历史与关注人性并重,在高度生活化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革命者与军人英雄形象,深化了对于英雄主义时代内涵与人生内涵的开掘展示。《历史的天空》中的梁必达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敌斗争与内部斗争的磨难中成长成熟,除了有杨庭辉、张普景这样坚定的共产党人的教育引导,作品还着力描写了东方闻英这样美丽温婉的知识分子军人给予梁必达这样的草莽英雄以文明的影响美的熏陶,这样的描写既令人信服又耐人寻味。《亮剑》中李云龙身上所显现的我军具有光荣传统的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战斗意志被高度形象化地概括升华为“亮剑”精神,随着同名电视剧的反复热播,“亮剑”一词已经成为当代国人津津乐道的“典型共名”。

中青年作家们的创作大多集中在建国以来我军建设与发展的近现实以及当前军队变革与现代化建设的追踪描写方面。对于近现实的关注首先着眼于矛盾问题的揭示与批判反思,黄献国的《灵性佣》,朱春雨的《亚细亚瀑布》,朱苏进的《炮群》,黄国荣的《兵谣》堪称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代表性作品。《灵性佣》表现的是“文革”中一个空军团队里一群军人的日常生活,每天跳“忠字舞”,绣“红太阳”,学习“马列主义光辉文献”即林立果的讲用报告;飞行员一年只飞十几个小时,战备执勤就是上了天准备撞敌机同归于尽;地勤官兵没有基础文化知识也没有专业训练,反倒热衷于紧跟“最高指示”跑到深山老林去野营拉练磨炼铁脚板……一代军人的理想热情、报国志向,日复一日地消耗在荒诞年代层出不穷的荒诞事件中。佣,是古代人形的殉葬品;《灵性佣》堪称是新时期以来军事文学揭露伤痕与痛苦反思的最为锐利深刻的作品,那种令人震惊不寒而栗的真实与无奈,具有入木三分、逼迫灵魂的思想艺术力量。《亚细亚瀑布》以南疆自卫还击作战为背景,深刻地展示了某部六连建国以来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幻而经历的命运沉浮,特别是战场上的牺牲与战后的遭遇,义愤填膺地批判了军队中假大空的形式主义积习,批判了保守落后而又刚愎自用的作战观念与指挥方法,呼唤军队建设的改革与观念更新,读来震撼人心。

三十年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漫评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三十年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漫评》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三十年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漫评》点赞!
精彩图文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选
20世纪中国…
台湾地区出版业发展的现况\问题及启示
台湾地区出版…
“图画字”最准确
“图画字”最…
《文汇报》史话(上)
《文汇报》史…
结缘与流变: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
结缘与流变:…
人性的倒影
人性的倒影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