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寂寞的上世纪90年代,军事文学新生代的崛起。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中国文学走出了昨日的喧闹与爆炸,冷静与遮蔽就是历史新的必然了。记得那个时期,某些评论家说,军事文学走入低谷,上世纪80年代的成就,后人不会超越了,军事文学断代现象已经出现,新生代缺失思想,难有大作为。然而,寂寞恰恰就是造就创作人才的难得机遇。军事文学作家群的数量之减少,乃是大浪淘沙的真正文学时代的到来。一批名不见经传的部队青年作者,在寂寞中行进,依然由中短篇小说写作起步,造就了日后依然有着较大社会影响的一批军队青年作家。
上世纪90年代的新写实思潮,引领军事文学写作,更加回归了文学本体,在审视军营生活和战争生活的语境中,更加遮蔽和扬弃了上世纪80年代某些作家摹写前人大而无当的意念化文体,开辟了新的文学视野。这个时期的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显得冷静、沉积、细腻、纯净了许多,意念化“思想”被审美“发现”所代替,小说更加像了小说,只是爆炸效应再也不复存在了,代之而来的是沉默的行进与坚守。徐贵祥的《弹道无痕》和《一段名言》、赵琪的《四海之内皆兄弟》、陶纯的《子弹穿过头颅》、姜凡振的《我的天空》、柳建伟的《王金栓上校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