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传播上,1978-1989年间,我国学者撰写和出版了大量现代外国哲学的教材和理论读物,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现代外国哲学家们的著作被大量翻译出版,使公众得以了解、学者得以深入研究他们的哲学思想。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国内出版的现代外国哲学教材多达30余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刘放桐等人编著的《现代西方哲学》。除了概论性介绍之外,国内哲学界也对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一些重要哲学家和流派做了专门评述和研究,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哲学、尼采哲学、分析哲学、萨特哲学、现象学哲学等等。这些成果在80年代的大学生甚至社会上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此外,国内学者还编写了多部现代西方哲学家的评传,最有影响的是《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2卷,1980-1983)和《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2卷),还出版了《现代西方哲学词典》和《简明西方哲学词典》等。这些评传和词典对传播现代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和理论观点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会从1982年开始编辑出版《现代外国哲学论集》(后改为《现代外国哲学》)。该学会的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也编辑出版了《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分主题讨论了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2、专题研究阶段(1990-1999)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对现代外国哲学开始深入的分析工作,强调对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理论进行较深入的专门研究。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重要哲学家思想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他们的理论观点的理解,澄清了以往对他们的某些错误认识,而且对推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9世纪末的尼采、叔本华哲学到20世纪前期的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和20世纪中期的伽达默尔,再到20世纪晚期的哈贝马斯,国内学者对他们的思想都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理论观点。如关于海德格尔哲学,国内学者出版了六部专著,对海德格尔思想与胡塞尔思想、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意义等重要问题都提出了独创性观点。同时,对海德格尔哲学的研究也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对当代欧洲大陆哲学的重新评价,特别是对当代欧洲大陆哲学与传统哲学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形成了某些共识。关于维特根斯坦哲学,国内学者也出版了五部专著,对其前后期哲学做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观点,如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应当放到欧洲大陆哲学的背景中加以理解,把他看作是沟通英美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的桥梁;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前后期思想在思维方式上是一致的;强调语言游戏概念在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维特根斯坦中期思想的独特性等。这些观点虽然主要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但对我们重新认识维特根斯坦这位当代重要的西方哲学家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却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关于弗雷格哲学、奎因哲学、胡塞尔哲学等,国内学者也都出版了研究专著,表明国内研究者队伍具备了较强的整体实力。1997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推出《现代十大思想家》丛书,包括了尼采、维特根斯坦、波普尔、伽达默尔、弗洛伊德、哈贝马斯、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等人的思想传记,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推出《西方思想家研究丛书》,其中也包括了现代哲学家的研究论著。这些专著都出自中青年作者之手,显示了我国哲学界在西方哲学研究领域后继有人。在当代哲学家著作翻译方面,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系统翻译出版了《海德格尔著作选》(2卷)、《维特根斯坦全集》(12卷)、《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通论》和《逻辑研究》、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