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据大学之间的协议,笔者作为交换教员在日从事研究承蒙许多日本学者的热情帮助,得以拜访各地图书馆,寻访所藏中国古代戏曲,并进行《日本所藏中国古代戏曲目录》的著录工作。其间获见许多稀见藏本,颇可补中土之不足。本文选取十种,简要介绍如下。
一、 归元镜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十“下编传奇二明代作品(下)”P.1093著录,谓存乾隆间刊本,署为四十二分录,而不作出另有吴晓铃藏乾隆钞本《广归元镜》,共八十四出。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P.484著录,引《曲海总目提要》卷十二谓“明万历间杭州报国寺僧智达所撰也。”故以之归人明代作品。著录版本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云栖寺刻本,上海戏剧学院藏;康熙四十八年(1709)重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乾隆甲辰年(四十九,1789)刻本,《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据之影印。
按:丛刊五集所录,实即吴藏乾隆钞本,而并非乾隆刊本。只是所选不取原作刊本,而取增补本,令人不解,或有不可道的原因。但二家显然均未亲见乾隆或康熙刊本,故于作品时代归属,均误。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曲类》页2126著录二种,一为清康熙三十八年云栖寺刻本,上海戏剧学院和武汉大学有藏;一仅注“清刻本”;均署“明释智达撰”。
此书在日本传本甚多,各收藏图书馆之目录著录亦异。大多据中国学者之说,归人明代;亦有归人朝代不明者。唯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列入清初。按:列人清初为是。
此书最早版本当推东洋文化研究所仓石文库所藏本。此本全称:“异方便净土传灯归元镜三祖实录”,凡二卷。封面题《异方便净土传灯录上:板存杭州昭庆寺》。开本甚大,天地亦宽。二册,高282毫米,宽181毫米,四周单边,自口,十行二十二字。有《净土传灯归
元镜序》二,一署:“壬辰孟春厂‘陵严而和序”;一署“庚寅菊月哉生明日浙江右布政关西孟良胤识。”次为《归元镜规约》十五条,署“休闲老钠懒融道人识”。正文为全称。署“古杭报国寺法沙门智达拈颂,弟子德日阅录。”下卷卷首有《问答因缘》、《客问决疑》二篇。书末有跋,末云“虞邑放教寺募刻归元镜全部”。据中华书局版《清代职官年表》第三册第1760页的相关记载,孟良撤在顺治初在浙江任职;序文内容表明与作者为同时。故证实此戏确为清初作品,顺治七年(庚寅,1650)前已经完稿,初次刊印在顺治千辰(1652)或稍后,仓石文库所藏者即为初刻本。
此前国内学者所见者多为无序文之影印本,故未能考定其撰作年月。惟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的《中国曲学大辞典》第357页“归元镜”条,可知撰者是见过有序之清刻本的;后二位主编来自上海戏剧学院,其所见或即该院所藏之康熙刻本。但此条目之撰者因囿于《曲海总目提要》“明万历间杭州报国寺僧”之说,而未核查孟良倩L等作序者之履历,遂以为孟氏作序之庚寅为明万历十八年(1590),两者相差一个甲子。且说丛刊所影印者为乾隆刊本,与郭氏之说同误。
此戏以戏剧形式以作三祖传记,在佛门影响甚大,所以传刻甚广。顺治刊本之后,若如郭氏所录,康熙间即有三十八年云栖寺刻本、四十八年刻本,笔者未见;见有乾隆刻本多种。如早稻田大学藏本,高263毫米,宽170毫米,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开本较顺治本略窄小,内文则同顺治刻本。惟分四册装,但一二、三四之间分册,为强行分册,非自然段落、前有二序,序文后增图多幅。卷末牌记:“乾隆甲辰(四十九年,1784)秋九月重刊板存西直门内龙工庙”是为乾隆重刊本也。此种四册乾隆本,仙台的东北大学亦有收藏,只是二家的目录均将此戏列入弹词类,标作时代不明,则不知何故。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SQL Server
'80040e14'ݿ 'i9a7b81124b5h2a1c0l2n6e8' ־Ҫ־еĿռԭ sys.databases е log_reuse_wait_desc С
/Mate/Show.asp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