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书目文献

论郑振铎戏曲典籍整理的学术成就与文献价值

收录:2011-12-20  作者:李占鹏  来源:《求是学刊》2007年第2期  点击:1625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李占鹏专辑

作为中国现代戏曲学的开创者,郑振铎在整理戏曲文献、创构戏曲历史与拓展戏曲评论方面 都起过筚路蓝缕和披荆斩棘的重要作用。他是中国现代第一位没有任何尊卑观念、几乎用白 话表述戏曲现象与戏曲历史的学者,虽未能像王国维那样出版过一部戏曲文献学、戏曲历史 与戏曲评论的专著,但对戏曲文献的刊行、戏曲历史的恢复、戏曲评论的构建所付出的心血 和花费的精力之于整个现当代戏曲学家都首屈一指,无与伦比。

一郑振铎极为重视戏曲文献的发掘、收藏和刊印,从戏曲的近亲诸宫调、宋元戏文、元杂剧到 明清杂剧、传奇以至近代地方戏,举凡经眼寓目者都视如珍宝。像《刘知远诸宫调》,他先 在国内只见到抄本和原本照片,为它的残缺时常抱憾,总怀着一睹原貌的强烈愿望,后于列 宁格勒见到它,“血液急流着,呼吸紧张,脸上表现着无比的喜悦”[1]( P907),而当获知它被珍 藏在北京图书馆时,兴奋和感激之情愈加难以言表。他很快将这部久佚的作品影印出来,尽 可能使之广为人知。《清人杂剧集》的出版、《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发现、《古本戏 曲丛刊》的编纂,不仅饱含着探索戏曲文献的执著精神和顽强意志,而且凝聚着臻善戏曲文 献的超凡胆量和恢弘气度。

郑振铎未能专门撰写一部戏曲史,然其《文学大纲》和《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以及许多单篇 戏曲论文都不同程度地勾勒出戏曲历史的嬗变轨迹。《文学大纲》设“中国戏曲第一期”与 “中国戏曲第二期”两章,还有“十八世纪的中国文学”、“十九世纪的中国文学”和“新 世纪的文学”的部分篇章论述中国戏曲的发展,从戏曲的起源、形成,到勃兴、繁盛,以至 衰 微、蜕变都有详略适宜的评介和切中肯綮的分析,它的上限始自春秋战国,下限终至20世纪 初期,虽仅侧重元明清三代戏曲形态,对宋前戏剧叙述甚为简约概括,却基本覆盖了中国古 代戏曲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如将这些章节连缀起来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戏曲史。《插图本中 国文学史》则设“戏文的起来”、“杂剧的鼎盛”、“戏文的进展”、“明初的戏曲作家们 ”、“昆腔的起来”、“沈瞡与汤显祖 ”、“南杂剧的出现”、“阮大铖与李玉”诸章,从 宋金一直到清初,跨度、篇幅虽不似《文学大纲》久阔,但与《文学大纲》一样也已打破论 述元剧仅着力于《元曲选》、研究明剧只以《六十种曲》为目标的狭隘界限,将发现的“已 失的文体与已失的伟大的作品”[2](P195)都加 以介绍、分析,大致梳理出宋后戏曲的发展演变脉络,实际也可看作一部戏曲简史。

郑振铎的戏曲评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南戏、杂剧,到传奇、地方戏,或稀缺的目录版 本 ,或珍贵的插图装帧,或湮没的作家艺师,或隐秘的剧本曲集,都采用短评、小议、散论以 及序跋给予扼要叙录和简明评述,既客观地描述对象的原初状貌,又诚挚地表达自我的深切 感受,绝大多数评论仿佛随笔漫谈,却蕴含着真知灼见;尤其是编纂作品目录、考辨版本源 流,更是“梦魂相思”[3](P483),求全责备;为 获得珍本秘籍,如果倾囊告贷尚不能如愿以偿,就 暂且赊借通夜无眠地抄录誊写,以至当年仅可仓促浏览、经二三十载后方复现重见遂决然购 置 者,只要关乎文献典籍,即使一点信息、一线希望,不论地域多么遥远,时间多么悠久,始 终 萦系心胸,直至完善庋藏。对所获作品版本都撰有或序或跋,叙述发现经过,评价得失优 劣 ,反映出鉴赏戏曲作品的敏锐眼光和辨别戏曲版本的独到识见。郑振铎是继王国维、吴梅、 齐如山之后对现代戏曲学的创构和开拓起过举足轻重作用的戏曲学家,他的《文学大纲》、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既填补了20世纪整个20年代与30年代前期中国戏曲史编写的空白 ,又连接了冯沅君、钱南扬、赵景深、周贻白、徐慕云、董每戡、王季思的戏曲史研究,在 中国戏曲学史上占有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

论郑振铎戏曲典籍整理的学术成就与文献价值 共有7页,您还有6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7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论郑振铎戏曲典籍整理的学术成就与文献价值》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论郑振铎戏曲典籍整理的学术成就与文献价值》点赞!
精彩图文
辛弃疾后期行止散考——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八
辛弃疾后期行…
《类篇》引《国语》例辨正
《类篇》引《…
红楼梦本真人文思想
红楼梦本真人…
中国历史地理数字化及应用
中国历史地理…
《阅微草堂笔记注评》
《阅微草堂笔…
先秦法书墨迹研究
先秦法书墨迹…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