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书目文献

评校点本《古今姓氏书辨证》

收录:2011-12-20  作者:陈尚君  来源: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7年第3期总第433期  点击:174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陈尚君专辑

中古士族研究是近年以来的学术热点。汉唐间记载姓氏源起的著作颇多,但记载士族谱系的著作,只有唐宋人的三部著作,即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十卷、北宋欧阳修主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南宋初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正》四十卷。《元和姓纂》详记汉魏以来各姓的重要人物及世系传承,于世家大族记述较详,对唐初以来曾担任重要官职者,均注意记录其籍贯家世。全书记录人名逾万,远远超过两《唐书》载及的人数,且切实准确,不作虚饰夸大,是考索汉唐以来缙绅谱系的最重要记录,可惜原书久逸,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约仅存原书的十之七八,李、王、张、崔、郑、裴、杨、卢等大姓均不存。近人岑仲勉作《元和姓纂四校记》(史语所专刊1948年),广稽文献以校订原文,为书中载及的数千人名勾勒生平事迹。今人郁贤皓、陶敏以光绪六年(1870)刻孙星衍、洪莹校本为底本,将岑氏《四校记》全部标点收入,成为较好的通行本(中华书局1994年版)。《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主要写成于北宋熟知谱牒之学的吕夏卿之手,为98姓的369位唐代宰相排列了家族世系。吕氏的主要根据就是《元和姓纂》,又补充了一些公私谱牒的记录,其所存大姓世系,适可补《元和姓纂》之缺文。今人赵超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华书局1998年版),综合前人考订,又补充了不少石刻文献,也足资参考。《古今姓氏书辨正》则综合了以前两书为主的宋南渡以前各种姓氏书的记载,下限则延至北宋,不仅对于各姓氏书的误说有所纠订,保存了不少古姓书的佚文,最重要的价值则是保存了一些前两书因为体例和残缺而未存的唐人世系文字,记录了唐代士族延绵到宋代的若干线索和北宋新兴家族的谱系资料。数年前,我在为《唐研究》第七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写《元和姓纂》校点本和《新表集校》二书书评时,即认为“性质相近的宋人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亦甚有整理成定本的必要”。最近终于见到王力平博士整理的邓书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在2006年6月出版,感到莫大的喜悦。王是张国刚教授以前在南开大学任教时指导的学生,她的《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一书,是我近年以来见到中古士族研究著作中很有学术份量的一部。由她来整理邓书,是足以胜任的。

邓名世是抚州临川人,因为其祖父邓孝甫得罪蔡京贬死,在北宋时期没有入仕,以教授著作为业,尤长于《春秋》和姓氏之学。直到南宋初其祖得到昭雪,才以进书而得到高宗召见,并入史馆任职。后以忤秦桧而罢官,归乡而死。邓名世一生著作有《春秋四谱》、《国朝宰相年谱》、《皇极大衍数》等十多种,但存下来的只有《古今姓氏书辨证》一种(以上据王力平所考)。据邓名世子邓椿年为《辨证》所作序所述,《辨证》经始于徽宗宣、政间,最初仅五卷;后增补于建炎初,成十四卷;到绍兴十一年退归后,尽全力予以增订重写,直到去世尚未定稿,其身后由邓椿年复取宋名公文集编定成书四十卷,到乾道四年(1168)方刊行。《辨证》是对汉唐以来姓氏谱牒书进行系统清理编纂并作事实考订的集大成著作,足以代表宋代谱学的最高水平。《辨证》的取资,最重要的当然是《元和姓纂》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此外还包括邵思《姓解》、《熙宁姓纂》、《宋百官公卿家谱》以及各类史书、文集、碑志等资料。《辨证》引及的汉、宋间姓氏书达数十种之多,其中大部分已经失传,邓氏引及者也有一部分为据他书转引。邓书的价值是保存了极其丰富的北宋以前的士族谱系资料,可以弥补《元和姓纂》和《新表》的缺憾。对此,王力平已经从广泛征引姓氏文献、保存大姓世系源流、重视近世名族家谱等方面作了充分阐释,读者可以参看,在此不必复述。

评校点本《古今姓氏书辨证》 共有4页,您还有3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4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评校点本《古今姓氏书辨证》》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评校点本《古今姓氏书辨证》》点赞!
精彩图文
《明清小说研究》百期纪念暨2011’明清小说金陵研讨会综述
《明清小说研…
古典与唯美:19世纪欧洲古典油画艺术(1)
古典与唯美:…
美国华人绘画简史,讫于1950年
美国华人绘画…
水浒密码
水浒密码
菊谱释新调
菊谱释新调
日本所藏《西廂記》版本知見錄[二]
日本所藏《西…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