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书目文献[专题]鲁迅研究

鲁迅与陈独秀之比较——介绍王福湘著《鲁迅与陈独秀》

收录:2011-12-20  作者:朱正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06月18日  点击:1028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朱正专辑、或者鲁迅研究专题

近年来王福湘教授发表了不少论鲁迅,论陈独秀,以及论述他们二人异同的论文,现在集结为《鲁迅与陈独秀》(三秦出版社出版)一书出版。书中各篇先在刊物上发表的时候,好些我都已经看过。出书之后又重看了一下,觉得其中很有些值得重视的意见。

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他说:“目前学界对后来分属不同阵营的鲁胡(适)的比较研究比较深入,而对基本属于同一阵营的鲁陈的比较研究却很不相称。我以为,鲁陈比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决不亚于鲁胡的比较。”比较的结果,他认为这两个人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总的说来大同小异,终极关怀与目标同,具体行为与方法异”。对这两个人物的历史定位,书中借用了鲁迅用过的词语,陈独秀是“革命的前驱者”,而鲁迅自己是“精神界之战士”。现在这大概已是人们的共识了。

作者认为,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共产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军对垒”的格局。陈独秀属于共产主义营垒,胡适属于自由主义营垒,这都不成问题。不能不提出来的问题是:鲁迅是不是自由主义者?书中引用了瞿秋白的一个论点,就是他认为鲁迅杂文最可宝贵的价值之一,就是他的“反自由主义的精神”。这话出自他的名篇《〈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已经被一些人看成是评论鲁迅的经典作品之一了。王福湘对此说提出了异议。他指出:瞿的这个评语“用于(鲁迅的)后期还差不多,用于前期却未必,若是用于早期则根本不恰当”。如果我们按照发表时间的先后来通读鲁迅的作品,像当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其中就并不见什么“反自由主义的精神”。他是在晚年,大体上说是在参加“左联”以后,才由自由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

书中有一章《鲁迅的自由思想资源》,指出:

纵观鲁迅一生,成为其“革命传统”之一而后人应该传承的非但不是“反自由主义的精神”,恰恰是自由主义所内涵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革命”的主要对象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专制主义和奴隶主义,但关注的重点不是制度的变革和政权的更替,而是国民性的改造和个性的解放,先立人而后立国,立人乃是根本,个人的独立自由具有终极的价值,也是改革国民性的终极目的。

这段话大约可以认为是对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特色的一个中肯的说明。

谈到鲁迅的自由思想资源,书中特别强调了“十九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穆勒(按:今译密尔)对鲁迅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很有见地。通常人们谈论鲁迅所受严复译书的影响,说得多的是赫胥黎的《天演论》,就是周作人在《鲁迅与清末文坛》一文里,在《天演论》之外也只说到“甄克思的《社会通诠》,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以至读不懂的《穆勒名学》部(甲)”。而没有提到更早译出的约翰·穆勒的另一部著作《群己权界论》(按:程崇华的白话译本书名为《论自由》)。事实上,鲁迅受此书影响甚深,在他的文章里不时可以遇到穆勒的引文可证。王福湘指出:“对于穆勒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中关于个人自由的基本原理,即当代英国哲学家伯林总结为‘消极自由’概念,其一脉相承宗旨不变的自由思想的精髓,鲁迅不但接受了,吸收了,而且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以至终身受用无穷。”

对于共产主义者陈独秀,书中深入探讨了他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陈是1942年辞世的。他生前发表的一些议论,在很长时间里被一些人认为是惊世骇俗之论。在他死后五十年苏联解体了,宣告了一场大规模的试验以失败告终。回过头来看当年陈独秀说的那些,不能不佩服他的先知了。现在从这书里转录几段话,也就可见它的精彩了:

鲁迅与陈独秀之比较——介绍王福湘著《鲁迅与陈独秀》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鲁迅与陈独秀之比较——介绍王福湘著《鲁迅与陈独秀》》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鲁迅与陈独秀之比较——介绍王福湘著《鲁迅与陈独秀》》点赞!
精彩图文
新时期中国交响乐的多元化景观
新时期中国交…
金瓶梅百问
金瓶梅百问
灿烂的吴哥
灿烂的吴哥
中国民族乐器:箜篌,又名坎侯(中国古老的弹拔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
张鸣选注:《宋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断代诗选)》
张鸣选注:《…
李绍文 萧诗 侯岐曾等著:《明清上海稀见文献五种》
李绍文 萧诗…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