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字惟起,又字兴公,明闽县人。以布衣终其身,博闻多识,其诗典雅清稳,万历中主闽词盟,后世称为“兴公诗派”。徐??藏书(包括乃父兄)共五千余种,五万三千余卷。作为藏书家,徐??很开通,很希望自己的藏书能为更多的人所利用,认为这样可以给自己带来许多好处,主张“传布为藏”。他有两部关于藏书的著作,一为《红雨楼书目》四卷,一为《红雨楼题跋》二卷。兹先论述前者,后者容另撰专文。
《红雨楼书目》完成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其目的是“以便稽览”,即便于从中检索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该目编成时并未正式标书名,其抄本名称却是《徐氏家藏书目》四卷。黄虞稷《千项堂书目》(作七卷)、缪荃孙《艺风藏书记》、潘景郑《著砚楼书跋》等都是这样著录的。《红雨楼书目》的名称是清道光年间刘燕庭据徐??藏书斋名——“红雨楼”命名。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该目时,沿用此名。
一、类例
《红雨楼书目》是依经史子集四部立类的。其类例如下:
经部:易、书、诗、礼、月令、春秋、学庸、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经总、乐十三类;
史部:正史、旁史、本朝世史汇、人物传(圣贤、历代、各省、名贤)、姓氏、族谱、年谱、科目、家训、方舆(总志、分省、边海、外夷、各省杂志、各省题咏)十类十属;
子部:诸子、子、小说、兵、地理、医、农圃、器用、艺术、韵、字、书、画、汇书、传奇、道、释十七类:
集部:一集(唐、宋诗、元诸家壮氏、明初诸家姓氏、明集诸家姓氏、明集、明诗选姓氏)、总集、总诗、词调、诗话、启札、四六、连珠、家集九类三属(按元诸家姓氏等四目殆不足以成类者,不计)。
凡四部四十九类十三属。虽然因袭四部体系,但子目根据实际的藏书有增删。如经部增月令、学庸二类;史部增旁史、本朝世史汇、家训,删编年、霸史、杂史、起居注、簿录等;子部增韵、字、书、传奇等,删儒、墨、名、法、杂、天文诸类;集部立类较传统四部更为详细,增词调、诗话、四六、启札、连珠等,删楚辞等。于传统四部子目变革良多,类例也基本清晰,兼之著录的简明,颇便检索。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作者对于旧有书目中设立类例以及类目本身有价值的内容参考较少,类目有凌乱之感。如置经总于儒家各经之间,总不如冠首或殿后更为适宜;史部正史之后忽置旁史,将韵、字等置于子部;集部立类更杂乱。又由于恪守传统四部,故新增类目如传奇不得不置于子部,都有些不伦。且类目巨细不一,不免丛杂。作为产生于明代后期的一部书目,既有传统的较成熟的四部体系、又有明中期以来许多新的书目类例可资借鉴,而竟如此凌杂,似应受到更多的责备。
二、著录
《红雨楼书目》颇能代表明代书目著录简明的风格,主要有如下特点:
1.著录简明
《红雨楼书目》的著录包括书名卷数、著者时代、籍贯、姓名、著作方式,间或有关于内容、主旨、版本以及其他内容和形式的著录。简明得体,一检即得。
2.表格式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