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桥下春波绿,曾见惊鸿照影来。②
40年就这么快地过去,而自己也将成为尘土的陆诗人,觉得意犹未尽,遂又赋诗道: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后来,沈园也已经接连换了三任主人,而陆的心上人当然更是无从求取了。想到这里,多情的诗人便吟成一首七律道: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俗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由于心中对唐氏的无尽感念,诗人就是在82高龄时,还在梦中去游览了沈园呢。这样,他一边流着浑浊的老泪,一边挥笔赋写了两首诗: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而另一首则说:
城头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这一切无疑都如梦境般一去不可复返了;而他个人的悲剧所折射出来的时代悲剧,固然不忍多说。现在我们再来叙述一下他曾经有过的一位心爱姬妾,却被后妻驱逐出走的情事。③
且说陆诗人还在四川做官时,他有一次在旅馆里过夜,忽然看见墙壁上有用女子手迹所写的诗,他便仔细地阅读了起来:
玉阶蟋蟀闹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
一枕凄凉眠不得,呼灯起作感秋诗。④
诗人觉得这诗很好,便问询它究是谁写的,获悉这就是旅馆老板千金的大作时,他当即喜欢得不得了,遂纳她为姬妾。但她并不见容于他的后妻,竟又只得让她离开了。这姬妾在黯然离开之际便填写了一首《生查子》词赠给陆游:
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⑤
果真如此,这陆大诗人的家庭婚姻生活也真太不幸矣!
按:① 《唐宋词选释》等以为“縢”当作“藤”,恐非是。一说此词陆并不为前妻所写。② “落日”一句,通行本作“城上斜阳画角哀”;非,一作“无”;见,一作“是”。③此事素有争议;《池北偶谈》以为傅会,兹姑据《随隐漫录》等敷演之。④ 此诗实出放翁诗,系截取下半而略改之耳。呼,一作“挑”。⑤ 《生查子》,《随隐漫录》及《情史》等均作《卜算子》,不确;而《全宋词》第三册据《阳春白雪》卷三、《本事词》及《词林纪事》等虽皆作《生查子》,然考诸《词律》等权威工具书,亦复未收,惟按其字数及其相应韵律,当系《生查子》之别体欤?又,晓起,一作“逗晓”;愁,一作“连”。教,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