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古代又称高卢,位于欧洲西部,公元前1世纪中叶被罗马征服后,本地的语言被罗马士兵和商人使用的通俗拉丁语所取代。5世纪时罗马帝国崩溃,蛮族混战,到5世纪末建立了法兰克王国,通俗拉丁语演变成为罗曼语,也就是古法语。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768-814)时代最为强盛,统治着西欧的广大地区。后来他的三个孙子争夺江山,到 843年缔结凡尔登和约,将帝国分成三个国家,就是现在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所以通常认为法国文学诞生于9世纪。由此开始到15世纪,就是法国历史上的中世纪。
中世纪是法国封建制度从形成、发展到逐渐巩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基督教会势力强大,地方领主相互混战,王权努力统一国家,市民阶级刚刚兴起,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造成了丰富多彩的中世纪文学。其中产生最早的是宗教文学,即僧侣们用拉丁文创作的圣徒行传和圣经故事,例如9世纪末的《圣女欧拉丽赞歌》,就是法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法国早期的戏剧是表现《圣经》故事的奇迹剧和神秘剧,例如由教士和民间诗人改编的《耶稣受难神秘剧》和《亚当的滔天大罪》等,都是宣扬基督教的教义和上帝的神圣的。
随后繁荣起来的是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等各种体裁,其中又分为抒情诗、戏剧、散文、传奇和故事等多种表现形式。法语中的“长篇小说”一词的原义是罗曼语,指用罗曼语写作的骑士故事诗,说明骑士故事诗就是后来的长篇小说的起源。一般来说,长篇小说源于篇幅较长的骑士故事诗,短篇小说则是市民文学中的小故事发展的结果。
除了由僧侣或教士抄写的作品得以流传下来之外,中世纪文学基本上是口头文学,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例如英雄史诗来源于行吟诗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传诵,小故事来自法国民间的现实生活,同时也受到了古代和东方的民间传说的影响,这些作品在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大,作者也大多匿名。但尽管如此,中世纪文学对后世的文学却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现实主义文学还是浪漫主义文学,都可以追根溯源,在中世纪文学里找到自己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