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古代文学[专题]唐宋传奇

文、史互动与唐传奇的文体生成

收录:2011-5-8  作者:吴怀东 余恕诚  来源:《文史哲》2010年第3期  点击:371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余恕诚专辑、或者唐宋传奇专题

引言:赵彦卫传奇“文备众体”说的启示

虽然元稹的《莺莺传》在当时是否被称为“传奇”还可讨论[1],但是,今天可以肯定的是“传奇”这个概念在唐代还只是特指,而非一种文类之泛称或统称,由此可以推测,尽管出现了大量成熟的传奇作品,唐人也尚未形成充分自觉的传奇文体意识。传奇被视作一种文体类型是在后代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中逐步清晰起来并被自觉加以追溯、“命名”的结果。20世纪以来,参照西方叙事文学发展,唐传奇的出现更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独立的标志事件。在现有的唐传奇研究中,追溯其文体来源历来是一个重点: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定传奇文体渊源于六朝志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又有所补充,如董乃斌、李剑国等认为其来源于前代多种文体写作经验[2],程毅中、王运熙和孙逊、潘建国进一步认定汉魏六朝杂传提供了传奇小说的基本体式[3]

实际上,唐代叙事文写作甚为发达:传奇之外,还有大量的介于文学创作、历史著作之间的笔记;除了文人文言作品之外,民间还出现了白话小说;除了世俗的叙事作品之外,宗教宣传叙事作品甚为流行,而传奇只是唐代叙事作品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它确实是从前述大量的杂史、杂传、笔记、宗教宣传品中脱颖而出的。显然,确认其渊源只是了解其“出身”的一个方面,我们更要关注上述诸种文体因素融合并实现蜕变的背景和条件。

近年来,不少学者审视六朝隋唐时期宗教宣传世俗化的历程以把握小说形成的背景,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但是,文体间的相互影响显然也是我们考察传奇生成背景的重要角度。早在宋代,赵彦卫在《云麓漫钞》卷八中就发表如下一段非常著名的议论:

唐之举人,先籍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

赵彦卫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二:一是传奇小说这种文体“文备众体”即包含了“史才、诗笔、议论”,这种文体可以综合显示作者创作其他文体的能力和才华;二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使用传奇小说来“行卷”、“温卷”。赵彦卫的观点引发了当代学者的激烈争论,现代著名学者如鲁迅、陈寅恪及程千帆等对此皆信从不疑,半个世纪前汪辟疆《唐人小说在文学上之地位》还详细论证了唐人小说与诗歌、骈散文、曲、后代笔记小说之密切关系[4],而反对、否定的声音亦不小,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彻底否定赵彦卫说法的声音越来越大[5]。“行卷”说是否属实姑且不论,赵彦卫的说法倒涉及传奇的文体内涵,提示我们要注意传奇形成与其他文体包括诗歌的关系。应该承认,尽管我们不否认有些传奇作品具有展示个人文章以及文章写作才能的功利目的,但是,对于那些数量并不大却是成功的传奇小说而言,史才、议论甚至诗笔最后都集中为作家的小说创作服务,也就是说诸多文体要素与写作经验都凝聚为特定性质——也就是我们所推崇的小说性质的独立、完整的作品。正是在上述意义上,就诗歌以及史书、子书对于传奇小说的影响或唐传奇创作中“诗笔”的功能与表现而言,我们不必拘泥于赵彦卫原话之字面意思,单纯关注小说行文中的诗歌或诗句本身;换言之,我们既要注意传奇小说叙事中诗歌的直接使用,更应该注意诗歌或文学精神的内在渗透。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传奇生成过程中诗歌或文学的背景作用。

文、史互动与唐传奇的文体生成 共有9页,您还有8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9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文、史互动与唐传奇的文体生成》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文、史互动与唐传奇的文体生成》点赞!
精彩图文
当代名家红楼梦诗书画集
当代名家红楼…
杭州评话研究
杭州评话研究…
叶君远选注:《明清十大家诗选十种·吴伟业诗选》
叶君远选注:…
中国画的评判标准争议百年今未绝
中国画的评判…
流失海外的古籍何时回家
流失海外的古…
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
民族主义与国…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